“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岁月轮转、季节变换,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终是携着一股清冷之气,款款而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秋霜降了,莹莹复盈盈,在草尖上滚动,在成熟的稻谷上湿润,在花朵里安睡......”
霜降的到来,意味着秋天的谢幕,冬天的开场。
一年一度,秋敛冬藏。霜过后,会下雪。雪过后,春天也就不远了。
风霜雪的刑期,并非没有尽头。一如过去无论有过怎样的不幸,日子里,却永远充满着期待的美好。
1
我们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关于霜降,有这样一个传说。
据说,天地间有一位专门掌管霜雪的女神,名青女。
每年的十月二十四日,她就会下凡来到人间,站在最高的山峰上,手抚一把七弦琴。随着指尖微动,清音徐徐而出,弥漫天地。
清霜随着颤动的琴弦飘然而下,洒落在大地上。霜冻雪封,掩埋掉人世间一切的不洁。
因着青女始终与寒冷相伴,文人们便把万物凋零的罪名怪到青女身上。
唐代著名诗僧寒山有诗云:“屡见枯杨荑,常遭青女杀。”
多情的纳兰容若也长叹道:“霜讯下银塘,并作新凉,奈他青女忒轻狂。”
就连民间谚语也有“霜降杀百草”之说,“杀”字一出,耳边仿佛即刻有刀剑铮鸣,千*万马披戈而来,顿时草木为之惊、万物为之震。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可见在人们的心目中,霜常是无情的、冷酷的。它让植物顿失生机,让动物草草深藏。
但其实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对霜的一种误解。
冻则有霜,农民因此习惯将它们一并称为霜冻。
然而,霜与冻却是全然不同的,真正意义上危害农作物的是“冻”而非“霜”。
霜降以后,天气变冷,原先覆盖在农作物上的大量水汽会凝结成霜。在这种凝华过程中,水汽会释放出大量的热,从而保护农作物免受冻害之苦。
这也是为什么经霜后的蔬菜、瓜果,如菠菜、冬瓜等吃起来会更加鲜美,葡萄则更为甜洌。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植物是如此,那人呢?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植物只经一季,人生却有百年。我们所要经历的风霜,只会更多,更凛冽。
寒风会刺着骨,霜雪会冷着心,一路走,一路停,多么艰难地跋涉呀!
但走过后,我们回头去望,来时的路上,脚印深深;身上的衣衫,冷露浸透;深邃的眼眸里,是前所未有的坚毅。
很喜欢三毛的一段话,她说:
我们一步一步走下去,踏踏实实地去走,永不抗拒生命交给我们的重负,才是一个勇者。到了蓦然回首的那一瞬间,生命必然给我们公平的答案和又一次乍喜的心情。那时的山和水,又回复了是山是水,而人生已然走过,是多么美好的一个秋天。
岁月无痕亦有痕。
不要惧怕风霜,长路漫漫,每一步,我们生命的年轮都历历在“录”。
2
我们过好刹那,刹那既是永恒
在古代,我们常见、常吃的白菜被叫做“菘(sōng)”,而经了霜的,便该叫作“霜菘”。
这样的名字委实太过诗意了,不像是白菜了,倒像一件艺术品。
薄薄的一场清霜,便仿佛让我们习以为常的世界变得陌生起来。
枫叶经霜后,变成红*色,漫山遍野,如火似锦。
在霜降时盛开的芙蓉花,因此得了“霜降花”、“拒霜花”的美誉。对于能够抵挡天地萧飒的事物,人们总是心存敬意。
苏轼便有诗云:“千林扫作一番*,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看来却是最宜霜。”
芙蓉花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的花期很短,从盛开到凋谢,短则一日,长也不过三日。
然而就是在这样短暂的辰光里,芙蓉会极尽美丽、妖娆(ráo)地绽放——
初开时花色洁白,之后转为淡粉,凋谢时则为深粉色,因而又被称为“三变花”。
虫儿们的世界则更加喧闹,夜幕深沉里,人所不知处,它们在进行着最后的演出。
金龟子、纺织娘、蟋蟀……它们奋力地鼓动着小小的羽翼,发出一声声嘹亮的歌呼,献给那长养着它们的冥冥天地。
犹能记得语文课本里那首气势恢宏、情调高远的《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哪怕严寒的冬天转瞬便将到来,哪怕凛冽的风雪会吞没一切,哪怕它们本就短暂的生命马上将迎来一场浩劫,它们仍是要在最后的秋日,绚烂一场。
“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我们必须去面对永恒与缺乏永恒的东西。
皓日与朗月,水色与天光,如果这些可称为永恒的话,那么我们的一生便有如芙蓉、槿花、昙花乃至小小的虫儿一般,转瞬即逝。
一切皆属无常,谁能令月亮长圆?谁能要星子永远放光?
岁月公正而残酷,谁也无法希冀永恒。
那么当终有一天,我们也将走至生命的*昏时,又能否坦然面对,绚烂地退场?
苏轼说得好,“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zēng)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我们不希求永恒。
我们过好刹那,刹那既是永恒!
“让你的生命在时光的边缘上轻柔地舞蹈着,好像露珠在树叶上抖颤”,泰戈尔如是说。
3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有名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它原是形容画兰竹时应当删繁就简,使如三秋之树,瘦劲挺拔,没有枝枝蔓蔓的纠结。
而今,大自然又用它威力无穷的大手——霜降,提醒着人们去做减法,休养生息。
霜降有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落;三候蜇虫咸俯。
草木*落,归于泥土;动物们也要储备粮食,蛰伏洞中,将漫长而寒冷的霜雪的白,化作梦境里的五彩缤纷。
在古代,农业条件不先进,耕牛是农人们最重要的帮手。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在辛勤劳动着,牛也不得闲着。
到了霜降时节,该收的都收了,该种的已种了,耕牛们也终于可以歇一歇了。
在河北一带,长久流传着“霜降敬耕牛”的习俗——霜降前一天,称为头降或前降,人们会请专门的师傅为牛换下老旧的铁掌,钉上新的铁掌。
在这三天里,牛不用干活,也不必受打骂,还可吃到最好的草料,富裕人家的牛甚至能吃到油烙饼、烧饼等。
耕牛闲着了,泥土也自然要休息了。
一年一年,我们在泥土中播种希望,泥土慷慨予我们以馈赠。
作家耿立牢记着他父亲的话:“泥土也该躺倒睡一会儿,谁不累呢?泥土也要歇息一下筋骨。与泥土厮守的人要讲良心,让泥土安静地谁一觉,不要打搅。”
天道、地道都在此时要求着人们,去休养生息、体悟自身。
霜降时节,养生保健极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
霜降时节,天气渐凉,秋燥明显。此时既要注意保暖,尤其要保护好膝盖、腿脚;也要防秋燥,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如萝卜、秋梨、百合、蜂蜜、栗子等。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刘禹锡有《秋词二首》,但我们大部分人所熟知的只有前一首。
其实,两首诗,一赞秋气,一咏秋色。
春色以艳丽悦人,秋景却以风骨见长。大地萧条而静穆,少了些许浮华浓艳,却如老僧入定般,让人的心里生出敬畏,反思自身。
履霜坚冰至,一旦踏上薄霜,结冰的日子也就不远了,温暖也便不远了吧……
参考文献
余世存《时间之书》
本文由“诗词世界”原创发布,作者:叶寒
往期精彩回顾:
从“假·诗仙”到“真·诗仙”,李白经历了什么?
诗词|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一声朋友一世相伴
你曾因哪一句诗,想背整首诗词?
诗词赏析|岁月催人老,时光不待人
盛唐诗极简史:春花灿烂,春水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