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秋分,在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是这样记载的:“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因此秋分的“分”也就是“半”的意思,在这一天不仅将秋季分成了两半,而且昼夜也是等长的。在东北意味着天气转凉,落叶渐*,还有一个月马上就要供暖了…秋天本身代表着一年辛苦劳作而收获的喜悦,也代表着万物凋零的开始,伴着些许凄凉!
红楼梦作为研究节气的高手,例如宝钗冷香丸的制作(雨水节令的雨、白露节令的露、霜降节令的霜、小雪节令的雪)…自然而然也不会放过秋分这个节气…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四十五回林黛玉做的《秋窗风雨夕》这首诗,几乎每句都有秋(我数了下20句15个秋),与葬花吟一样的悲凉,借助秋分窗外凄凉之景,影射黛玉病重体弱和心力憔悴的凄凉之意,读完之后感觉心都要碎了…
原文写到黛玉值秋分时节又犯了咳嗽病,一日黛玉喝了两口稀粥,仍歪在床上,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秋霖脉脉,阴晴不定,那天渐渐的*昏,且阴的沉黑,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知宝钗不能来,便在灯下随便拿了一本书,却是《乐府杂稿》,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黛玉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秋窗风雨夕》。其词曰:
秋花惨淡秋草*,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问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人,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耐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黛玉与宝钗虽然冰释前嫌成为了好姊妹,但面对着凄风苦雨的惨淡秋夜,不得不又想到宝钗有父母有哥哥有人疼而自己寄人篱下生活的无依无靠,凄苦悲凉。想得到宝玉的爱确爱在心里口难开的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