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重庆人很热爱自已的家乡,一段顺口溜用当地方言读出来很有趣儿:在中国,有一座城市是建在山上滴、是立体滴。这里基本没得太阳,天空总是雾蒙蒙滴;这里滴人们很喜欢耍,吃起、喝起、抽起、吼起;这里滴东西很便宜,麻辣鲜香美名扬。
这里滴方言很独特,历害叫“雄起”、漂亮叫“乖”、哥们叫“兄弟伙”、老婆叫“堂客”、父母叫“妈老汉”、美女叫“妹娃”、帅哥统称“崽儿”。
这里滴领导都很帅,先头走了“汪小帅”,后来抓起了“薄大帅”,现在火起滴是*奇帆这个“方脑壳”。
这里不适合外地女人来,担心她们会因自卑而自杀;这里适合外地男人来,温柔滴重庆“妹娃”会激起你对生活无限滴的渴望。
泥说这个地方叫啥子?对头!这个地方就叫重庆.......
谁都知道重庆是个山城,但是这个山城到底是个啥样儿?道路有多陡?你去重庆渝中区瞧瞧就知道了。重庆的渝中区号称只有两条步行街:一条号称中国西部第一街的“解放碑”;另一条,离解放碑仅千米之遥,名叫“十八梯”。
在解放碑,领略到的是现代大都市无限繁华;在十八梯,看到的则是老重庆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重庆依据山势,分为上半城(山顶)和下半城(山脚)。十八梯就是从上半城通到下半城的一片老居民区,这里的街道全部由青石板铺成,陡陡的、弯弯的,把山顶的繁华商业区(解放碑)和山下江边的老城区(贫民窟)串连了起来。
十八梯很老,这里曾有过有茶馆、烤串串,还有菜市场。这里曾经有很多打麻将的摊点,还有走街过户收集古董的小贩......
只是现在十八梯早已落寞,与一街之隔的繁华解放碑格格不入,形成鲜明对照。
外地游人在重庆的大街小巷,经常能遇到这样的一幅情景:几个或一个壮汉,肩膀上都扛着一根扁担,漫不经心地随意行走。他们就是极富山城特色的“棒棒”。
重庆的发展历史上,无一不浸泡着“棒棒”们的汗水,成千上万的”棒棒“大*靠着自已的臂膀养家糊口,他们有自己的行规和生存法则。
我是按着手机GPS的指引,从解放碑往南,沿山坡直下寻找十八梯的。当我离开繁华的商业街,朝着平房逐渐增多的老居民区走去的时候,强烈的视觉反差,仿佛正天堂走向人间......
一座城市,如果说广场和大街是其脸面的话,那小街背巷则是它的五脏六腑。钻入小街背巷,就能瞧见最真实的城市风情。
你瞧:这个在大街上写的一手漂亮粉笔字的小伙儿,你敢说他没文化?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骗钱的方式罢了。小伙子利用人们同情的心理,你过来丢下一元、我过去甩下几角,积少成多,一天能挣几百元呢。
这位坐在当街上,脱光了上身拔火罐的兄弟,够不够威猛?
然而,我对这些均无心观赏。我今天的行程,就是去寻找十八梯。我想去瞧瞧那个快要消失的著名的老地方,体味一番老重庆的味道。
没想到十八梯很难找。一路上问了好几个人,来回绕了几圈,总算找到了这块注标着“十八梯“的路牌,可是依然不知道十八梯藏在哪里。
我迟疑地询问一位路边做生意的大嫂:“你好呵。请问十八梯在哪里呀?”
大嫂指着自已的脚下,那里有一条黑嘛咕咚的下行石台阶,硬绑绑地甩出三个字:“朝下走!”
我了个去!原来我的脚就踩着十八梯呀。生活在平原地区的我,乍会体验得到山城的这种时空倒转呢!
沿着这条石阶往下走几步,便瞧见一家写着“十八街老面馆”的铺子。于是,确信这就是十八街了。
顺着石台阶往下走几步,转回头再往上面瞧:只见十八梯的路口,被许多掏耳朵的、擦皮鞋的、做烧饼的小滩点挡住,很隐蔽。
原以为十八梯只是山城通道中的一段石阶梯。到这里一看才发现:十八梯是很大的一片老旧住宅区。脚下的路全部用石块铺成,陡陡的,弯弯的,活像一部搭在悬崖边上的巨型梯子,把山顶的繁华商业区和山下江边的老城区连起来。
嗯,十八梯,这名字叫得非常传神。
据说,十八梯的来历,大概是明朝的时候。这里本来有口水井,附近的居民都吃这口井里的水,这口水井距离居民的住处正好十八步石梯,因此人们把这里称作“十八梯”。
走进十八梯,顿时就从明亮的大都市转到了灰暗的老街区。天上,乱七竖八的电视天线;树上,乱七八糟挂着凉晒的被子衣服,杂货铺里播放着流行歌曲......
饭馆里锅锹的翻炒声,小摊贩的吆喝声,路人的大声闲谈,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生动质朴的老重庆生活画卷。
这一片地区,其实是重庆的“母城”,是先有了十八梯,后有了重庆城。十八梯青石板街道两旁低矮的房子老得掉了牙,蜗居在此的多是那些敢于光着膀子立在门口洗冷水澡的平民,这里的烟火凡尘,就是老重庆的真实写照。
不过,我还是来晚了一步:由于重庆进行老城区改造,现在的十八梯已经拆迁的很历害了。
原来的建筑和商铺,大都已经不见,剩下的就只是这片户不蔽雨的棚户区了。
如今的十八梯,到处是拆迁破败的没落景象,昔日繁华热闹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城市建设的步伐已经踏进了这片老城区,轰鸣的拆迁机器已经进驻启动。
据说,原来在十八梯两边居住着的,都是最普通的底层老百姓,石板街上到处散发着浓浓的市井气息:掏耳朵的、修脚的、做裁缝的、卖烧饼的、卖针线、打麻将的......还有山城绝对少不了的“棒棒*”,都会丝毫不加掩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所以,十八梯是老重庆的一个缩影。
如今的十八梯,石板路两旁的老旧房屋墙面上,都喷着大大的“拆”字,许多房屋已被夷为平地,满眼都是残垣断瓦。
行走在十八梯里,几乎在每一个转角处,都能遇到一个或几个站街女。当行人与她们交错通过时,能强烈感觉到一股子逼人的气息朝你横冲过来。
正经人路过此地,无一不是低头加快脚步,落花流水、落花流水、落荒窜去.....
重庆的一位平民作家在文章中回忆:......我出生的地方就在十八梯,那里的老人们常常坐在门前聊天晒太阳......她们的生活是人生很自然的写照,没有矫情,没有大福大贵,没有飞扬跋扈;却有着世俗的小肚鸡肠。他们的幸福就象眼下的十八梯一样,在漫长岁月中,正在完成着自己的寿终正寝......
据说,十八梯拆了十几年,但几任*府都没能完成拆迁任务。甚至,强势如“薄大帅”书记那样的人物都没能搞定十八梯。
细分析其深层原因,还是十八梯的老百性太聪明:听到要拆迁的信息后,各种千百怪的要房诉求纷纷出现、各种孤寡残疾全部亮相、几十万、上百万的拆迁费随口便出.....吓得地产商抱头而窜,无一人敢吃下这块地盘。
这里耗子成群、苍蝇漫天飞、污水横流,环境恶劣。这里距公安执勤点仅仅一步之遥,却有卖淫女的身影出没,公开拉客。
如今,十八梯已然陷入另一种味道的“世外桃源”。
抗战时期,重庆曾发生过一起震惊中外的“较场口大惨案“——年6月5日,日*对重庆实施轰炸,出动20余架飞机,空袭长达3小时之久。由于十八梯防空洞避难人数超过容量,加之隧道通风不畅,导致人窒息死亡。
可是我在十八梯上下左右,跑了好一会儿,也没找到这个防空洞。上前询问路边的缝衣女,人家回答:“十八梯防空洞平时是关着滴,每年只有6月5日和8月15日这两个日子才开放喽。*府说啥子,每年缺少10万元的维护费。”
我不解地问;“那这两个是什么日子呀?”
缝衣女不满地回答:“这个都不晓得?6月5日是惨案发生日;8月15日是抗日战争胜利日嘛!”
这下,我给弄了个大红脸,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呀。
十八梯的屋子很多,路边棚子下,人总是一群群的喝茶打牌和吹牛。噢,重庆人管吹牛,叫“摆龙门阵”。
这里的一切,似乎和时间没有关系,不紧不慢,悠哉游哉的。
重庆人习惯把饮酒叫耍酒。耍酒,是一件很有趣、很快乐的事儿。百姓们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忧愁,而酒可以化解这一切。
重庆人说:喝酒滴人,最喜欢微醺飘起的感觉,简直妙不可言。但切不可喝的烂醉如泥,那样就是糟蹋酒,不懂酒,就好像一颗好白菜让猪儿给拱了。耍酒要得要得,但是耍高了就要不得喽。
这绕口令一样的说词,听起来是不是很有点意思呢?
瞧:这老者一袋花生米,一瓶神仙大曲,自斟自饮。这才叫一个耍的、这才叫一个快活。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80”后的小朋友们一定不知道什么叫录像吧?请端起小板凳坐好,听偶给你们讲故事:想当年,偶读大学时,那可是经常逃课跑去看录像的。那时的录像厅放映的是录像带,以香港武打片、枪战片和喜剧片为主。
十八梯,就像一位满脸褶皱饱经风霜的老人:老屋、老树、凹凸不平的青石板台阶、老饭馆、老茶馆和老剃头铺子......
十八梯的居民以老人居多,老人们习惯了这儿的生活,在这儿能让他们回忆起已经逝去的温馨旧时光,以及那些留存着青春印痕的东西。
十八梯伴随着几代人的欢乐和哀愁,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发展。
街边,一个独眼哥们正在下面条。不远处,还铺陈着修脚、取鸡眼的小摊子,摊主咪着眼睛打盹儿,旁边一只黑猫也慵懒地伸了伸懒腰。
台阶上,站着一位大咧咧的彪实汉子,正冷冷地瞅着我,狠劲地抽纸烟。
我朝他笑笑,可那汉子依旧面无表情地盯着我。这让我感到很不舒服,便低头走开了——这种地方,不吱声,最好。
十八梯的百姓生活,自然有酸甜苦辣咸,但我发现这里的居民们都在热情地面对生活。行走在这里,你会发觉,平民百姓的酸甜苦辣咸,虽然味道各不尽相同,其实都有营养。
十八梯居民区,在外人眼中那就是重庆的“贫民窟”。从昨日的重庆“母城”,到今天的城市“*瘤”,十八梯已经被现代化的重庆远远抛在了身后。
年,十八梯拆迁改造工程启动。但几年过去了,拆迁工作一直进展不大,百姓抱怨极大。
在一户人家窗台前,我发现了一面飘扬的国旗——这面小小的红旗,好像在表达着居住在这里百姓们的某种诉求......
这个小破房子门上竟然写出来“十九梯”和内有恶虎的字样,显然这是和拆迁队对着干呢。呵呵呵
十八梯的小巷子蜿蜒相连,九曲迷宫一般,外地人到这儿真会迷了路呢——比如我,在十八梯里转了半天,竟然几次发现又走回到了原地。
最让我汗颜的是,这个买卖破烂货的小摊子。我因迷路竟然*使神差地先后走过2次,待我第3次再伸头探脑地走过这里时,摊主忍不住问我:“老板,泥来回往我这里跑,却又不开腔,搞啥子?相中了哪件货,只管开口喽,价钱嘛,好商量!”
闻听,恨恨的我不答话,只管夺路而去......
路边,两只野狗为争夺地上的骨头竟打起架来,相互嘶吼着。摊主顾不得再理我,忙去赶狗。
我会心的笑了,明白了为什么稳定高于一切。
十八梯下到底,是一条横着的街——名叫守备街。顾名思义,这儿在以前可能是驻扎*队的地方吧?
这一带是菜市场,热闹、脏、乱、差;到处一片忙碌,一片兴旺。菜场中还隐藏有很多平民中间口碑很响的小餐馆,那是些真正的百姓美味,同大饭馆不一样。
终于,我发现了十八梯拆迁项目部——
可紧接着又发现项目部边上,就站着俩“站街女”。真不知道这些站街女是在为谁服务的。
沿着十八梯往上走,脚下这些青石板上布满了满岁月的凹印。可能是昨天下过雨,青石阶上还是湿漉漉的。
往上走,没一会便有个转弯,转弯的地方就是个小平台,这是为了让那些爬不动的人歇歇脚。
有人说:十八梯,那是因为每走十八个台阶就有一个弯;也有人说:因为总共有十八个弯,所以才起名“十八梯”。
但此时的我,对于到底是十八个弯?还是十八个阶梯一个弯?早已累的没精力去查了。
快瞧:又发现一枚“站街女”。但这女人面对我的相机镜头,将头转了过去。人家知道我这副打扮的男人,不是她们猎取的目标,所以压根儿就不在乎我。
这里也有——
说十八梯承载着重庆的历史也不为过,因为十八梯毕竟是最能见证这座城市过去岁月的一个地方。虽然很多老建筑都拆的差不多了,但是从残垣断壁中依旧可以看出老重庆的生活场景。
当我走过一户人家时,感觉到好像有人正暗中瞧着我。我先是装作混然不觉的样子慢慢走过去,然后,猛然回头,发现了有趣的一幕——
这个坐在门前的中年男人,正目不转睛地瞅着我。见我回头与其对视,便用双手摆出一个照相的姿势,嘴里还连续发出“咔嚓”的声响。
见状,我不由笑了。
坐着的中年男人也笑了。
我挥挥手,走开了。
我此行收获很大,在十八梯里走街窜巷,用相机记录下这里的最后一幕。
也许,过不了多久,这儿便会将拔地耸立起一座座高楼大厦。到那时,十八梯也终将会归入进历史的记忆之中。
......整整2个小时后,大汗淋漓的我,从十八梯的另一个出口走了上去。上面就是较场口的日月光广场,人群熙熙攘攘,热热闹闹。
站在广场上四下里瞧:重庆很美,高楼大厦拔山而起;长江与嘉陵江在此汇合,山城别具风格。
2个多小时里,我穿越了几十年,恍若从另一个世界,重又回到了繁花似锦的现代化大都市。
我感到幸运的是:见到了十八梯的最后一面。十八梯老居民区的拆迁景象,告诉我这里正在上演着一场沉重而盛大的告别演出。
拜拜了,十八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