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十大常见误区
TUhjnbcbe - 2021/7/4 22:20:00

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年轻。糖尿病的治疗应该在饮食控制和运动的基础上合理用药。但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有哪些误区大家需要避免呢?尤其是刚刚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和那些没有受过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患者,更加需要注意,避免误区误导你,避免受到误区的伤害。

误区一:抱着一些自以为是的理由,拒绝吃药对于一些糖尿病前期或比较早期的糖尿病患者,以前的糖尿病指南要求医生往往首先采用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等调节生活方式的方法,来鼓励患者通过减轻体重、改变饮食习惯来降低血糖,如果经过3~6个的生活方式调整,血糖仍然无法控制的患者,才使用降糖药物。确实也有一部分患者经过努力之后能够很好的控制血糖。然而有一部分糖尿病中晚期的患者,也坚持不吃药,这些患者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认知,包括:1.“是药三分*”,不能过早的吃药;2.自己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没有临床症状就不需吃药;3.一旦吃了降糖药或打了胰岛素就会产生依赖性,甚至会“上瘾”,所以不能使用降糖药。而新版《糖尿病治疗指南》要求医生一旦确诊糖尿病就要在饮食控制及生活方式调整的基础上尽早使用药控制,尽快控制血糖,以避免糖尿病病情的快速发展,并推荐在口服降糖药无法控制血糖的情况下加用基础胰岛素,以有效控制血糖和减少并发症。其实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正确合理的使用降糖药物,尽早控制血糖对患者是有积极作用的。使用降糖药不存在什么成瘾性,而且降糖药带来的副作用是非常轻微的,可以承受的,而长期的糖尿病、长期的高血糖对身体所产生的伤害及带来的严重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所无法承受之痛。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吸取教训,积极参加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多学习糖尿病知识。误区二:一味药或一个方案吃到底,很少或者从未检测血糖定期检测血糖非常重要,因为通过血糖检测我们可以了解目前的血糖控制的怎么样?是否高血糖或低血糖?目前的降糖方案是否需要调整。但是有些患者,自从医生给他开了降糖药之后,就一个药吃到底,吃完之后,就自己到药房购买,甚至让其家属代为就诊,去医院购买,从未或很少检测血糖。他们认为糖尿病,已经在吃药了,想当然的以为血糖肯定不会高了。其实血糖与饮食、运动、情绪、药物等多种因素有关,需要不断检测才能了解自己真实的血糖状况。医生根据血压检测的血糖水平来不断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最终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在临床上遇到过有些患者就吃一个二甲双胍,吃了好多年,空腹血糖都15点多了,都不知道,也不愿意增加药物。也有的患者,以为自己已经在注射胰岛素了,所以停掉了其他的所有药物,坚持只用胰岛素,不愿意加用其他药物。其实这些做法都是错误。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经常检测血糖,了解血糖状况,在医生的指导下不断调整治疗方案,把血糖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必要时需要联合多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共同降低血糖,包括胰岛素。而不是一味药吃到底,或一个治疗方案一直用,要根据血糖情况进行调整。误区三:把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联合使用同类药物合用是糖尿病患者用药中一个常见的错误现象:1.很多患者喜欢使用降糖的中成药和西药降糖联合使用。有些是合理的,比如二甲双胍联合消渴丸(内含格列本脲),但是有些确实非常错误的,比如中成药消渴丸联合美吡达、格列美脲等任何一个磺脲类降糖药都是错误;因为消渴丸含有的格列本脲也属于磺脲类降糖药。2.有些患者把格列美脲等磺脲类药物与瑞格列奈等格列耐类药物混合使用,其实也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两类药物都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不宜联合使用。口服降糖药有很多类别,每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同类药物的混合使用有时候会导致严重低血糖的发生。因此同一类的降糖药物不宜联合使用。促胰岛素分泌剂也不宜与胰岛素联合使用,比如格列美脲就不能和胰岛素联合使用。误区四:迷信保健品或中医,认为保健品或中医能够根治糖尿病中医对糖尿病的消渴症状有着很好的调理作用,对糖尿病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有些保健品也能对糖尿病的治疗起到一些辅助作用;但是有些中医和保健品打着根治糖尿病的旗号,进行招摇撞骗。其实到目前为止,原发性的糖尿病病因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全世界对糖尿病的研究还处于只能药物控制的阶段,还没有根治的方法。只能控制血糖,控制并发症的产生,让糖尿病患者像健康人一样工作和生活。但是到目前为止,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不能根治糖尿病。一定不能迷信,一定要注意避免上当受骗。误区五:很多患者总是追求新药,特效药有的患者跟着广告吃药,购买媒体、网络上介绍的所谓新药来吃,甚至是服用一些不知道是什么成分的所谓特效药;往往吃出了严重的并发症来才后悔不已。有些患者,总是让医生给他开最好的药、最新的药,说为了治病,不怕贵。其实在医生眼里,能把你血糖降下来,而且没有什么副作用的药都是好药,所谓的“新”,贵药,对你来说未必就是好药。误区六:跟风吃药有些患者见别人吃什么药降糖效果好,他自己也跟着别人一起用这一种药。要知道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医生是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来个性化制定治疗方案的。适合张三的降糖方案未必适合李四,适合别人的降糖药,未必也适合你,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误区七:频繁换药有些患者,吃了二甲双胍,觉得没有什么效果,就换一种,换过之后,觉得还是没效果,于是再换一种,如此不断的更换药物,而血糖始终得不到很好的控制。要知道,降糖药物的选择是有原则的,不是一种没有效果就再换一种这么简单。而且药物发挥作用与药物的剂量、使用药物的时间,服用药物的方法等多种因素有关,不能自己轻易判断一种药物无效。即使一种药物的效果下降了,或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了,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加另外一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或者是选用其他的多个药物联合使用。并不是简单的更换。要想把血糖控制好,需要医生和患者的密切配合,在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的基础上,根据你的血糖监测情况逐渐调整药物的剂量和品种,最终为你筛选出适合你的理想降糖方案。误区八:凭自己的感觉吃药或擅自停药有些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及口服药物等综合治疗之后,自我感觉良好,于是就私自停药,停药之后的一段时间也没觉得有什么不适,等到自觉口干明显或者自我感状态不好的时候,就再自行吃药,完全凭自己感觉、凭自己心情吃药。其实单凭症状或自己的所谓感觉来估计病情是非常不靠谱、非常错误的。血糖高的时候,也有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和感觉,当你感觉乏力、口干、头昏等等不适的时候,血糖也未必就高,所以凭感觉来吃药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在症状较轻的时候,千万不能擅自停药,也不能放松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否则会造成高血糖再次升高,引起血糖的大幅波动,导致靶器官的严重损伤,从而过早过快地出现并发症。误区九:为了尽快控制血糖,擅自加大药物剂量或增加品种有些患者,发现高血糖之后,非常紧张,非常害怕高血糖*性对自己的伤害,恨不得立马就把血糖降下来,于是严格控制任何淀粉类食物,每天还坚持好几个小时的运动,而只吃一些蔬菜,对医生开的降糖药,也认真服用,甚至是加倍服用。如此一来,常常导致低血糖的发生。血糖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饮食、运动、和药物三者平衡的过程,一定要与医生配合,在不断监测血糖的情况下,逐渐调整三者的比例,使三者之间达到一个平衡状态,才能完美地控制血糖。否则不仅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且容易矫枉过正引发低血糖,甚至出现低血糖昏迷而危及生命。误区十:认为使用胰岛素了,就不需要再加别的药物了有些患者认为,胰岛素是降糖的“王牌”药物了,已经使用了胰岛素之后,就没必要使用其他降糖药物了。其实二型糖尿病患者,很多都有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因此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本来就差,而随着胰岛素使用时间的增加,胰岛素抵抗也越来越明显,胰岛素的用量也越来越多。因此在使用胰岛素的同时,很多情况下是需要联合其他非促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来综合治疗,增加降糖效果,抵消副作用。比如与吡格列酮联合使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比如和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抵消胰岛素增加体重的副作用;比如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达格列净三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很好的控制血糖的同时还可以避免体重增加,达到降糖降体重的目的。

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加

1
查看完整版本: 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十大常见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