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浅谈ldquo观音rdquo
TUhjnbcbe - 2021/5/29 3:58:00
白癜风早期能治好吗 http://nb.ifeng.com/a/20190611/7453135_0.shtml
提及“观世”,可谓大名鼎鼎,在佛教有观世音菩萨,在道教有慈航真人观音大士。那么,道教的观音信仰典出何故?其实,道教的观音信仰在《道藏》及未入藏的道经中有明确的记载,慈航真人是修灵宝法登真的。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观音菩萨的原型为慈航道人,即慈航真人,又称慈航仙姑真人,也称慈航大士,是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登场的人物,天道圣人元始天尊的第九位弟子,慈航真人是元始天尊门下唯一的一位女弟子,十二金仙之一。据《历代神仙通鉴》卷记载:普陀落伽岩潮音洞中有一女真,相传商王时修道于此,已得神通三昧,发愿欲普度世间男女。尝以丹药及甘露水济人,南海人称之曰慈航大士。道场在普陀山。据李善注引《灵宝经》曰:禅黎世界坠王有女,字姓音,生仍不言。年至四岁,王怪之,乃弃于南浮桑之阿空山之中。女无粮,常日咽气,引月服精,自然充饱。忽与神人会于丹陵之舍,柏林之下。姓音右手题赤石之上。语姓音:汝虽不能言,可忆此文也。遣朱宫灵童,下教姓音治弟之术,授其采书入字之音。于是能言。于山出,还在国中。国中大枯旱,地下生火,人民焦燎,死者过半。穿地取水,百丈无泉。王郄惧。女显其真,为王仰啸,天降洪水,至十丈。于是化形隐景而去。在佛教经典中,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而且还有说观世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悲华经》叙述阿弥陀佛过去生中曾为转轮王无诤念,他有一千个儿子,长子名不眴,他出家在宝藏佛前发愿说,若有众生遭受种种苦恼恐怖,如果他能够忆念我,称念我的名号,即为其免除如此种种痛苦烦恼。宝藏佛即为他授记并命名观世音。不空三藏所译出的密教《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经》中认为无量寿佛(阿弥陀佛的另一名称),又名“得自性清净法性如来”、“观自在王如来”,在西方清净佛土中,他即现佛身。但在五浊恶世中,他即以观自在菩萨的形像出现。《大悲心陀罗尼经》载,观世音菩萨亦称观世音自在、捻索、千光眼,具有不可思议的威神力,于过去无量劫中已然成佛,名为正法明如来。然以大悲愿力,以菩萨行广度众生。“观音”二字本出《道藏》首经,全称《太上洞玄灵宝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之“灵书中篇”中,《道藏》中约有十余种《度人经》注释本,都对“观音”做了教义上的阐释,在此谨选三部经典,从中看祖师对“观音”作如何的注解,以便正本清源,恢复道统。祖师云:观者,观觉也。是天中帝君之讳,主长夜之录。音者,八字之音也,能诵八字之音,则真人乘金轮以开冥,玉女扬华幡以披钮。观觉主长夜之录,四冥拔九幽之府,七祖披朗,朽骸还生。观者,观觉天帝之讳。音者,歌音,谓玉京亶娄。其势长大,上接玄都之阿;每朝会时,阿那登此楼击大鼓,则诸天真圣皆集歌洞章,自日月户间,朝元始于虚无也。然后天帝观觉、领真人登游冶之台,三唱洞章,以开度人天。观,天帝讳。音,即歌音。谓每朝会,阿那先登亶楼,呜大法鼓,集诸天真,朝元始于虚无之境,开日月之户。元始命天帝观觉主长生箓,领众真登苍台,歌洞章之音,开度天人。各家所言“观觉”,乃是太*皇曾天帝,本天帝是东方八天之第一天,即太*皇曾天,帝郁繿玉明。“属清微天,帝位元阳之炁。此天色*,炁系西北方梵炁,帝讳观觉,主长生箓。天中人寿,九百万岁。”《度人经》中的“观音”及经文注解中,无法证明此乃为天神之号,然而“观音”二字,在道教神学中是有特殊意义的,应该与道教的观音信仰是分不开的。观音宝诰结尾段有“碧落洞天帝主”之号。“碧落”一词,亦出自《度人经》中,“道言:昔于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受元始度人无量上品。”其注云“天苍、炁青,则碧霞廓落,故云碧落。”碧落洞天,实指东方天界。是说观音大士是东方天界之帝主。通过经文叙述,可以肯定观音大士与第一天的“观觉天主”之神格,必定有密切的关系,这也回答了一个历史性问题。即道教最早信仰的观音形象是男身,究其源者,为太上弟子也!恐怕指的就是观音信仰的神格上折射着“观觉天主”的身影,所以才说观音是男身。在《洞玄本行经》记载,道言:“昔禅黎世界,队王有女,字絓(guà)音(一曰继音,又曰姓音)。生乃不言。年至十四,王怪之焉,乃弃女于南浮长桑之阿空山之中。女乏无粮,食常仰日咽气,引月服精,自然充饱,体不损常。行山周帀,忽与神人会于丹陵之舍柏林之下,执絓音右手,题赤石之上,语絓音曰:‘汝虽不能言,可忆此也。’絓音私心自悼,受生不幸,口不能言,弃在穷山。誓心自愿,得还人中,当作功德,无有爱惜。百劫之后,冀与愿会。天为其感,遣朱宫灵童下教絓音治身之术,受《赤书八字》之音,于是能言。絓音晨夕朝礼天文,道真既降,逆知吉凶,役使百灵,坐命十方。于山而出,还于国中。时天下大旱,人民焦燎。王大惧怖,祈请神明。絓音往白王言:‘常闻山中,有女不言,能感天,王识之乎’?王于是悟,识是王女,迎女还宫。见女能言,王见愧颜。女显其道真,为王仰啸,天降洪水,至十丈。于是化形隐景而去。”该经全称《太上洞玄灵宝真文度人本行妙经》,简称《洞玄本行经》,明《道藏》未收,属古灵宝经之一,明《道藏阙经目录》卷上录有《太上洞玄灵宝真文度人本行妙经》和《真文本行经》。说明秦火大变之前,这部古灵宝经是一部完整的道经,后遭秦火炬之。该段“灵宝真文”在《无上秘要》、《云笈七签》、唐李善注《昭明文选》等类书中,都有引文存世,只是个别文字不同外,其余经文基本一致。絓音成道后,位尊“赤明天帝”。敦煌道经存有该经残卷六件,王卡先生,依据敦煌写本、《无上秘要》本、《云笈七籖》本,对该经典作了辑补,使今人又能恭听到这卷经典的教导法言了,现收入线装本《中华道藏》第三函三册中。王承文教授指出,《洞玄本行经》尚有很多重要内容,未备合校之内。如《一切道教音义妙门由起》、李少微《度人妙经》注、《无上秘要·斋戒品》、《要修科仪戒律抄·受持抄》等。完整的单行本观音经即《太上洞玄灵宝圆通天尊慈航元君本行妙经》,从经名看该经亦是灵宝经之一。“姓音还是天宫臣,号乃圆通慈航真。下降暂为庄王女,修真得道阿空行。发愿度尽世间苦,愿誓洒遍甘露霖。世人称念圆通尊,寻声救苦到跟前。”经曰:“又如昔日国王有女,名曰絓音,六极不言,弃之深山,飢饿困乏,性命惙然,逐感真人下降示之,于是病便即愈,具足能言,而得饱满,欢喜无量。”经曰:“又号观世音,化在太清境,出洞神仙经;下代教化,为十方导师至极天尊。”那么为何诸多道经记载,观音又是女真呢?实际上这个很好理解,天尊神韵,福相亿千。或化男子女人、或化金童玉女、或化香官神童、或化元君圣母、或化灵官天君、或化道人女冠、或化魔王夜乂、又或冥官狱卒等,各具威仪的神妙变化。因此天尊又以女冠之身证道。慈航真人观世音之圣纪源流,也是众说纷纭。中国最早的观音形象为端重慈航,英俊潇洒,是个男子形象,晋以来演变为眉目清秀,樱桃小口,成为一个天衣斜披,慈祥典雅的仙姑相貌。另据《观音大士莲船经》《观音妙道莲花经》《香山宝卷》等观音经典记载,观音是兴林国妙庄王的女儿三公主——妙善仙姑。“(妙)善,坐普陀岩,九载功成,割手目以救父病,持壶甘露,以生万民。左善才为之普照,右龙女为之广德。感一家骨肉为之修行,普升天界。玉帝见其福力遍大千,神应通三界,遂从老君妙乐之奏,封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南无灵感,观世音菩萨,赐莲花宝座,为南海普陀岩之主。”道祖太上老君保举,玉帝敕封,妙善仙姑才为南海普陀岩之主。我们需要指出的是,道教的观音元君,又称慈航大士,或号赤明天帝,即长言之妙善仙姑,乃是上界金真梵炁祖姥元君化凡,为《古灵宝经》传人,修持灵宝真文,成道后位证道教的圣母、元君和大士等果位。再从今天的造像神韵看,我们信仰最广泛的观音,从形象还是圣纪源流,基本上是以道教元君的福相较多,并未有印度菩萨之身影。可能道教的观音元君与释氏之观世音存在着某些近似之处,有人引导把两个不同的信仰体合二为一,实乃弱化了道教的观音信仰,使人不知一二,才形成了今天道、佛不分之结果。道教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精神,故道经曰:“心印菩提,玄释本皆无异;真空妙有,佛仙实亦同源。悬牟尼之宝珠,凝从神气;炼金丹而证果,得自虚无。体不外乎身心,理同归于性命。然而一人兼备,千古为难,故由佛而玄,则推斗帝,由玄而佛,端重慈航。缅惟,圆通自在天尊,救苦观音大士。《心经》一卷,开万年观法之宗;法界三千,辉七宝莲台之座。神通莫测,功德难名。”分析可见,道教、佛教的观音信仰各有源流,历来道、佛二家共同崇拜本教之观音,对此我们不能视之不见。所以供奉观音的道场福地很多,有道教的仙山宫观亦有佛教的佛寺古刹,不能说供奉观音的庙宇就归某教所有,也要严格区分庙宇的性质。观音菩萨典载的道场: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观世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辅弼,所以他的根本道场,是西方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往生净土本缘经》说,观世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位居补处的大菩萨。《悲华经》说,观世音菩萨在阿弥陀佛入灭后继承佛位。《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世音受记经》等也说,观世音菩萨常住极乐世界,师承并辅助阿弥陀佛。《观无量寿经》说,观音菩萨宝冠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等诸圣众共同迎接众生到极乐世界。南印度普陀山(方便有余土):补怛洛伽山。梵文:Potalaka,又译布怛落迦山、普陀洛迦山,简称为普陀山,义净译名海岛山,或小白华山,又名光明山。在此娑婆世界,南印度海边普陀落伽山,是观世音菩萨的古道场。《华严经》说,光明山(Potalaka)有菩萨叫观世音。《华严经探玄记》说,光明山在南印度南边,山上的花草树木常有光明,是观世音菩萨大悲光明的示现。《千手经》提到释迦牟尼佛曾在补陀落山,而此地是观世音菩萨道场。《大唐西域记》说,观自在菩萨居住在环境危险的布呾洛迦山(Potalaka),而有人不顾危险前往求见菩萨。慈航真人即慈航道人,又称慈航仙姑真人、慈航普度天尊、慈航普渡圆通自在天尊,也称慈航大士,为道教神仙。佛教称其为观世音菩萨,道、佛二教互相渗透、互相吸收,共同信仰。传说慈航真人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有求必应。慈航真人共有三个诞辰,并非是指他出世之日。其诞辰的来源是——第一个诞辰是在花月(农历二月十九),这天是慈航真人普度众生,救苦、救难、救众生的日子。第二个诞辰是在荔月(农历六月十九),这天是慈航真人收服凌波仙子(即鲤鱼精),功成得道的日子。第三个诞辰是在菊月(农历九月十九),这天是慈航真人功德圆满,成道升天之日。民间关于慈航真人三个圣诞的传说是:慈航真人是一位慈悲仙人,为了要普度众生,常常千变万化,帮助千万的黎民脱离苦难。相传,古时有个村庄,因有天灾降临其地,慈航真人不忍见到众生遭此劫难,能度就度,变其所化,救万民之苦。慈航真人在度过众生劫难,功成圆满回返天庭后,这天是农历二月十九,因此这一天就成了慈航真人救苦救难之日。相传慈航真人身怀道德天尊赐的宝镜,带着善童贤女,仙游过普陀山到东海朝见西王母,不小心把宝镜掉在东海中。这枚宝镜所发出的光恰巧照住了一只在东海修行的鲤鱼精,使他化成了一位美丽如仙的女子,名叫凌波仙子。凌波仙子要借助人的灵气,才能修炼成人形,因而到处寻找童男、童女之气,少年男女因凌波仙子而不时丢了性命,人心伤透,百姓无不怨声载道。怨气冲天直达天庭,玉帝及西王母闻之,派天将下凡查问此事,才知道是慈航真人丢掉的宝镜所造成,即命慈航真人下凡去,收服了鲤鱼精,才能回天庭赎罪。慈航真人为此下到了普陀山习道修炼,等候鲤鱼精出现而将他降服。为了降服变化多端的鲤鱼精,慈航真人便化为女儿身,足踏碧波,等待鲤鱼精的出现,千变万化中就是足化不去,化得不象女儿足,因此很难降服鲤鱼精。道德天尊见此情景,又赐给慈航真人一宝,此宝为千手千眼观世音之法。一日,凌波仙子化成一条金鱼在海中荡游,慈航真人便使用千手千眼之法,用篮子把金鱼捕获。鲤鱼精被降服后,皈依慈航真人门下,再修正果。这天是农历六月十九,天庭赐为功成得道之日。受过救助的黎民百姓为答谢千手千眼观世音所救,将六月十九奉祀为慈航真人的圣诞日。

慈航真人为了降服鲤鱼精而化作女儿身,在功成返回天庭时,忘记将女儿身变成正身,玉皇天尊见此状况,即命慈航真人速回洛伽山修回正身,时辰不得有误。可是在慈航真人回到洛伽山端严坐升时,时辰已有所延误,因此在莲花台上端严坐升之日,还是无法恢复男儿身,却有男儿足的形象。这天是农历九月十九,为慈航真人功果圆满,成道升天之日。民间见到慈航真人在莲花台上端严坐升为仙界之神,就将其形象雕刻为神象在家供奉,也因此代代相传下来,影响深广。这就是为何慈航真人上身象女儿身,而双脚却是男儿足的原因。

观世音菩萨,佛教菩萨名,为梵文Avalokite?vara的意译,亦译作“光世音”,新译“观自在”“观世自在”,音译“阿婆卢吉低舍婆罗”“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佛教认为观世音菩萨为大慈大悲的菩萨,遇难众生只要诵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解脱,故名。曾因唐代避讳太宗李世民名,去“世”字,略称“观音”。关于观世音菩萨,《成具光明定意经》《维摩诘经》《放光般若经》《光赞般若经》《大宝积经》卷八十二及卷一百等处,皆列有此菩萨之名号,然未列本缘等事迹。在《法华经》中设一品详说此菩萨于娑婆世界利生之相。另外《悲华经》卷三〈诸菩萨本授记品〉叙述了阿弥陀佛过去生中为转轮王无诤念时的长子不眴,出家在宝藏佛前,发愿称,若有众生遭受种种苦恼恐怖,如果他能够忆念我,称念我的名号,即为其免除如此种种痛苦烦恼。宝藏佛即为他授记并命名观世音。观世音菩萨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相传其生日是农历二月十九,成道日是农历六月十九,涅槃日是农历九月十九,说法道场是普陀山。观音信仰在中国影响深远,造成民间有种种关于观世音菩萨的传说,如广泛流传的观音为兴林国妙庄王的三公主妙善公主的说法。这种女观音传说,最早可见于宋代朱弁《曲洧旧闻》。其后,宋末元初的管道升著《观世音菩萨传略》成为完整的传记。以此为蓝本,还陆续出现了《香山宝卷》、《南海观音全传》、《观音得道》等一大批观音故事书。有各种不同名称和形象的观音,如六观音、七观音及至三十三观音(称三十三身),但一般所说的观音是指作为总体的圣观音。中国寺院中的观音塑像常作女相。女相观音造像约始于南北朝,盛于唐代以后。“三十三身”观音常被提及,按《法华经》卷七〈普门品〉所说,观音由普现色身三昧示现之三十三种变化身:一佛身,二辟支佛身,三声闻身,四梵王身,五帝释身,六自在天身,七大自在天身,八天大将*身,九毗沙门身,十小王身,十一长者身,十二居士身,十三宰官身,十四婆罗门身,十五比丘身,十六比丘尼身,十七优婆塞身,十八优婆夷身,十九长者妇女身,二十居士妇女身,廿一宰官妇女身,廿二婆罗门妇女身,廿三童男身,廿四童女身,廿五天身,廿六龙身,廿七夜叉身,廿八乾闼婆身,廿九阿修罗身,三十迦楼罗身,三十一紧那罗身,三十二摩睺罗伽身,三十三执金刚神身。道教经典对观音的记载,共透露出了三个信息,一是观音在道教中的地位,二是观音未成仙之前的身份,三是观音救民于水火的善行。我们下面对此一一进行分析:第一,观音在道教中地位极高。“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高的三个神仙,他们分别是元始天尊、灵宝道君和太上老君,其中,元始天尊则为“三清”之首,观音作为元始天尊的弟子,其地位之高,恐怕也是大部分神仙难以企及的!第二,观音未成仙之前身份极贵。观音是禅黎世界坠王的女儿,也就是说,她是帝王之女,可以称之为公主。作为帝王之女,国之公主,观音在未成仙得道之前,她可是标准的王族,是世间众人瞩目仰视的对象。第三,观音采药求雨救民无数。观音不仅发下大愿,要普度世间男女,更是以丹药和甘露救人,特别是在天下大旱,人民死伤无数之时,其显出真身,救来甘霖,救民于水火之中,可谓之至大善行。由此可见,道教中的观音,即慈航道人,与佛教中的观音菩萨一样,都有着大慈大悲之心,只愿普度世人,而不计自身得失!而道教中的“慈航”二字,更是对观音大慈大悲、普度世人的善行进行了精妙的诠释。不过,道教中的“慈航道人”与佛教中的“观音菩萨”还是有点区别的,其中,“观音菩萨”胸前有一个“卍”字符号,而“慈航道人”却没有这个符号。预定活动《各类纸符香包》《预定七言对联(即将完结)》《预定书法字帖字表》《单一符咒》《寄件开光加持》《各类经文手抄》扫一扫下方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ldquo观音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