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那些伤害过无数人的ldquo硬道理
TUhjnbcbe - 2021/3/1 18:15:00

前两天看一个电影,其中有一段这样的剧情:一个女人因一次照管疏忽不当导致儿子陷入险情,儿童保护组织发现后剥夺了她的抚养权,孩子由此被送给了她的前夫抚养。

这位可怜的单身母亲把孩子自小抚养到大,无法接受自己失去孩子。她想要孩子能够回到自己身边,为了申诉花了不少的钱,导致本就不富裕的她穷困潦倒。

某天她的律师约她去跟前夫及法庭调解员见面,看是否能通过这次调解夺回抚养权。

但在这关键的时候,她的手机没有话费了,种种原因导致她没有记住律师报下的法庭地址。等约见日来到时,她只能按大致印象前往会见地点,她拿仅剩的一点钱买了张电话卡,再乘地铁去法庭。途中她跟律师通上电话时,才发现自己把方向弄反了。

等她终于赶到时,法庭早已过了下班时间。

已经等待良久的法庭调解员终于愤怒了,他认为在这个时候都能迟到的人,肯定是一个品德极差的女人,这种女人绝不能得到抚养权,否则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消极影响,他当即取消了这次调解。

于是,这位日夜思念儿子的母亲再也没了抚养自己孩子的机会。她甚至连解释和申辩的权利都没有。

电影中的法庭调解员虽有肉眼,但不像作为观众的我们,能看到全局的发生。

于是我们只看到一个剧中人仅凭内在的刻板印象、内在的成见之眼便下了一个决定他人一生的定论:会迟到这么久的人一定品性极差,这样的母亲不适合抚养孩子。

而银幕之外的我们,由于了解了一切的发生,空有一腔同情的心怀。但回到自己的生活中来,我们就失去了那一双俯瞰世界的慧眼,也可能会像剧中人一样,凭着刻板印象犯下很大的过错。

未能妥善处理玻璃碎片=自私、不关爱他人?

曾读过一篇余秋雨先生的旅德琐记,其中就说到他在德国租房时遇到的一个插曲。

他看中了一套公寓,想租下来,一租三年。房东却说要他试着住住看,满意了再签长久的租约。余秋雨知道德国人严谨,晓得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过程中自己既可以观察租房体验,房东也可借机观察他,于是同意了试租的协议。

一段时间过去,房东表示对他这个房客感到满意,他也对房东表示租住的体验也很满意。原本次日就定好要签个长期租约的,这天余秋雨却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玻璃杯。

他当即向房东表示了歉意,房东说没关系。于是余先生便把这碎玻璃如常打扫,与其他垃圾一并装进垃圾袋中,并告知了房东。

哪知道,房东听到他如此处理玻璃碎片,便说什么也不肯再把房子租给他了。

因为在德国,出于对环卫工人的爱护和尊重,通常人们都会把玻璃碎片单独置放,并在垃圾袋外注明:玻璃碎片,危险!这已是当地普遍推行且流传已久的做法。

于是老人自己亲手把玻璃碎片单独捡出来,并贴上标识:玻璃碎片,危险!并对余秋雨说,房子不能租给你了,意即他的房子不能租给那种不关心他人、只考虑自己的人。

余秋雨想想这件事的确是自己没做对,心下感到惭愧,便也没作辩解,就离开了老人的居所,另觅他处去租房了。

这个故事初听来的确暖心,让人深感德国人不但严谨,还很懂得尊重关爱他人,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践行的人人平等的观念,都让人感觉这是个有人情味儿的国家。

但可惜,在我们中国,即使是一个比较有正义感、道德感、为大家评价较高的人,也未必都能做到“把玻璃碎片单独置放,以不伤害环卫工人”。这是因为似乎大家还没有养成这样的文明习惯,也还没有养成如此细微关照他人的行为。

我们国家的老百姓,曾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动荡岁月,还没有把文明、文化这么细、这么有爱地放进生活的细节里。

大家对于垃圾处理这件事通常都比较粗糙马虎,并没有养成这么细致、温暖的习惯。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中国人就是个个自私、冷酷无情的,我们只是还没有学会如此细微地关爱除自己之外的每一个人。

德国人的爱心的确令人敬佩,但是这位德国房东却并不了解中国的国情,他只是按照自己国家的习惯来评断来自他国的房客,仅凭一个玻璃碎片的处理方式,就否定了整个人,这也是刻板现象的一种。

文明,有爱心,有时候也是一种习得的行为。我们中国人也是热情好客的礼仪之邦,也不是没有爱心的民族。余秋雨先生写出这段旅德的小故事后,很多人读到,都会学习到如此人道地处理玻璃碎片,以照顾环节工人的双手。

妥善处理玻璃碎片的做法可以推广,善良也可以传递,但不能仅仅因为一个人一时没有这样的爱心举动,就评断此人“自我中心”、“没有爱心”等,这样未免有失公允。

想想看,像德国老人以及电影中的那位法庭调解员所犯的错误——以刻板印象评断他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常犯的。

我们生命中时常充满了这样那样的教条主义,我们以这些规条来衡量他人,甚至以一些规条来与亲人互动,自然,我们就时常刻板看待身边的人与事。

很多时候,我们失去了生身为人的生动有趣,也不理解身边的人——我们往往没有从情感和感受出发去体会他人,只是仅仅凭着无数的概念在活着。

细数一下那些影响我们生活中的规条:

1.人是不能轻易相信的;(因此我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

2.我敬你一尺,你就会欺我一丈;(好像必须踩在别人头上才安全,却不考虑一下:这样做人关系质量很差,心灵很空虚)

3.年轻人是靠不住的;(所以老年人就很靠得住了?)

4.人一定要辛苦奋斗才会出成果;(所以就有了事业狂和工作狂,到最后透支了身体健康)

5.老年人都很固执;(当一个人认为另一个人固执的时候,自己其实也很固执)

6.成绩不好就一定没有活路;(所以要拼命抓孩子的成绩,所以才活得很焦虑:因为一个人不“好”,就不配活得好)

7.长得丑的人品德一定差,长得好看的人一定有正义感;(所以形成了光看脸的物化社会:一个长得好看的人做坏事都很容易被原谅)

8.光吃蔬菜一定营养缺乏;(如此说来,牛肯定很虚弱)

9.名牌可以彰显身份;(所以人居然是要靠外物撑门面的:没了那些东西,你到底是谁?)

10.成绩不好一定是没好好学;(看样子每个人的能力、擅长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太多了,这里无法列举所有我们曾经持有的机械化的刻板的生活规条,而且每个人所秉持的规条还都不一样。

因此,最难相处的是亲人——因为每个人都奉行自己的经验主义、教条主义,都将自己的教条奉为人间真理,妄想以此统治身边的亲人。

却没有想到,别人有着跟自己全然不同的信念规条:你想统治我,我还想统治你呢!

如此,家庭中没有硝烟的战争绵绵不绝,生生不息。

有一次去一位朋友家中作客,见朋友家的两个孩子在客厅玩耍。一会儿,他们讨论要不要出去玩,我就在旁边听了听。

小点的孩子提议:我们现在出去玩吧!

大点的说,现在下雨了,我们应该在天晴时才能出门。

小不点说,啊!下雨啦,太好啦!我可以穿套靯去踩水啦!

大点的告诫:那会弄脏身上的!会害得妈妈很辛苦,弄得她要很累地洗你的衣服!下雨不可以出门。

小不点:可是我很想出门玩……

大点的说:小孩子不可以想怎样就怎样……

小不点:呜……那我要什么时候才能出门?

大点的说:要天晴时才可以出门……还不能在太阳太大的时候出门,那会晒破皮肤……还有,出门的时候要准备好东西,比如要带好水壶,创可贴……不能什么准备都没有就出门……

小不点:呜……我现在就想了出门玩……再不玩天都要黑了……你又会说,天黑不可以出门……呜……

这时,门铃响了,是楼上的小孩儿来邀请他们一起出门玩。

两个小屁孩停止了谈话,啥也没带,一起欢天喜地地出门玩耍了……

在这样的对话里,你能感受到两个孩子的区别吗?如果你的真心是打开的,也许你会知道,大点的孩子几乎每说一句,都是被“教化”的语言,而不是他发自内心的感受。

也就是说,在这一段话中,他说出的语言,大半是从外面世界接收的“规条”,而少有他自己内心的感受。

这个孩子被“教”得很“好”,但是,这不是真正的“好”。

首先,孩子所接收的,并不是健康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理念,只是大人出于安全、方便考虑给孩子输入的一些非常琐碎的观念。

这些观念并不是出于真知灼见,甚至并不是很正确的,而且非常琐碎,过度限制、过度考量安全因素。

如果这个孩子真的接受了这些规条,长此以往,他也许会进入到“身心分离”的行为模式,他没有办法很真实地活着,不敢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和愿望。

做事畏首畏尾,不敢突破和创新——当然,话也不能说这么死,他现处于童年时期,他只是拿这些平常别人来“统治”他的道理,学着统治他的弟弟。

等到他足够大的时候,也许他会发现自己所接收的只是教条,他可能会反叛,形成自己的行事做人风格——这只是他未来生命中的其中一种可能。

但另一种可能性是:他也许就被父母输入的这些条条框框限制住了,真的按这些规条来生活了。这就会给他的未来生活造成一些阻碍,让他无法更生动地体验他的生命旅程。

虽然未来可期,我们谁也不知道一个孩子未来会成为怎样。

但作为父母,我们理当审视自己已有的规条,尽可能地不给孩子制造过多的障碍,更多地激发他们的成长,而不是阻碍他们的发展。

这,又是每一对父母所面临的自我生命课题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那些伤害过无数人的ldquo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