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与研究进展》
第2章神经血管和脊柱的应用解剖
2.1神经血管的应用解剖与功能定位
2.1.2颈动脉系统
2.1.2.2颈内动脉各段划分及其重要分支血管
颈内动脉各段划分及其重要分支血管(二)
(2)颈内动脉变异
1)起始变异起始部最高达第1颈椎平面,最低至第2胸椎平面。10%~15%颈内动脉起自颈总动脉内侧。另外,颈内动脉也可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
2)颈内动脉发育低下和不发育颈内动脉发育低下表现为颈内动脉细小,可伴发其他异常,如毛细血管扩张症等,骨性颈动脉管也发育细小。颈内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节段性狭窄、夹层动脉瘤等获得性病变,也表现为弥漫性颈内动脉狭窄。颈内动脉不发育者,多为单侧,须与获得性颈内动脉闭塞区别,前者应伴有骨性颈动脉管缺失。颈内动脉重复畸形,利用CTA或MRA容易诊断。颈内动脉重复和开窗畸形是丛状胚胎血管不完全融合所致。
3)颈内动脉迂曲颈内动脉可迂曲甚至蜿蜒呈袢状走行。可局限,也可广泛。如为单侧,往往为先天发育所致。
4)分支异常异常分支常见的有咽升动脉、枕动脉等。永存原始镫骨动脉为胚胎期镫骨动脉不退化,在C2段垂直部分出,与颅中窝的脑膜中动脉吻合。眼动脉起源异常包括起源于海绵窦段、脑膜中动脉等。
5)胚胎性颈动脉-椎基底动脉异常吻合自上而下分别是永存原始三叉动脉(PPTA)、永存原始听动脉、永存原始舌下动脉和永存原始环节前动脉。永存原始三叉动脉是最常见的永存胚胎性颈动脉与椎基底动脉间的吻合,起自C4段后膝处,常在鞍旁伴随三叉神经走行。分为三型:Ⅰ型为双侧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由PPTA供血,伴PPTA吻合点下方基底动脉发育不良,双侧后交通动脉发育不全或消失;Ⅱ型为双侧小脑上动脉由PPTA供血,同侧大脑后动脉由后交通动脉供血,PPTA吻合点下方基底动脉发育正常;Ⅲ型为其他表现,并根据PPTA止于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吻合于大脑后动脉,分支状无吻合分为a、b、c、d、e五个亚型。永存原始听动脉是四个压胎性领动脉-椎-基底动脉异常吻合中退化最早的血管,极少见,通常起自领内动脉C2段,止于基底动脉下1/3处。永存原始舌下动脉是第二常见的永存吻合,起自颈段颈内动脉,通常位于C1-2平面,向后内通过舌下神经管与基底动脉吻合。永存原始环节销动脉分为两型:Ⅰ型起源于颈段颈内动脉背侧,在寰椎上方走行,不经过寰椎横突孔而通过枕骨大孔入颅,同侧椎动脉往往由此发出;Ⅱ型起源于颈外动脉,在寰椎下方平面与椎动脉吻合,向后走行通过寰椎横突孔。
(3)颈内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差异较大,主要取决于侧支循环状况。病变常出现在颈内动脉起始段,30%~40%的患者可无症状。症状性病变包括:病侧单眼一过性黑蒙、病侧Homer(霍纳)征(颈上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受损),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语症,非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体象障碍。体检可闻及领动脉搏动减弱或血管杂音。
(4)大脑前动脉是供应大脑半球内侧面的主要动脉。由颈内动脉发出,水平向前内行走,越过视神经上方进入大脑纵裂,并以前交通动脉与对侧相连。在血管造影图像上,大脑前动脉分为A1~A5段。A1段分出后至前交通动脉,侧位片往往与大脑中动脉重叠。A2段又称胼胝体膝下段,自前交通动脉至胼胝体膝以下,此时发出眶前、眶后动脉。A3段即膝段,绕胼胝体膝部走行。在A2与A3段交界处发出额极动脉,在A3段发出胼胝体边缘动脉。A4和A5段,即胼胝体周围动脉段,A4相当于额叶部分,A5相当于顶叶部分。
更多精彩内容:
颈动脉系统—颈外动脉
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瘤
出血性脑血管病—颅外动脉瘤
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血管畸形
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外动脉狭窄
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
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静脉窦血栓
主动脉弓及弓上分支血管—头臂干
主动脉弓及弓上分支血管—颈总动脉
神经介入放射学的产生与发展—绪论(一)
神经介入放射学的产生与发展—绪论(二)
神经介入放射学的产生与发展—绪论(三)
神经系统疾病介入放射学诊疗的范围与种类—脑肿瘤
神经系统疾病介入放射学诊疗的范围与种类—脊髓血管畸形
神经系统疾病介入放射学诊疗的范围与种类—出血性脑血管病
神经系统疾病介入放射学诊疗的范围与种类—颈动脉海绵窦瘘
神经系统疾病介入放射学诊疗的范围与种类—顽固性(神经源性)疼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