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认识胼胝体
TUhjnbcbe - 2020/12/20 2:31:00

1.胼胝体的解剖与血液供应

胼胝体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大的白质纤维束,位于大脑纵裂底部,有连接、联系双侧大脑半球的功能。胼胝体形成于胚胎时期,分为嘴、膝、体、压四部分,其中嘴部和膝部连接额叶前部,构成额叶的底部及侧脑室额角的前壁,其在双侧半球内的放射纤维形成肼胝体辐射线的额部,体部连接额叶的后部、顶叶,形成侧脑室体部的顶部,压部是胼胝体最后的部分,连接颞叶和枕叶,其放射纤维形成胼胝体辐射线的枕部。胼胝体在双侧半球间联系的精确功能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它的功能在于协调两侧大脑半球,主要是连接两侧运动性语言中枢、运动性共济、运动中枢和视听区,是综合和汇集双侧大脑半球知觉和认识的联系通道,在传递双侧大脑半球已获得的鉴别能力、感觉经验和记忆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胼胝体前4/5由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胼周动脉及其A1段供血,后1/5由大脑后动脉、后脉络膜动脉供血,由于胼胝体的血液供应比较丰富,而且胼胝体穿支动脉本身细小,又多与其发出动脉垂直,血栓栓子不易堵塞,故临床上发生的胼胝体梗死十分少见。

2.胼胝体损害的表现

胼胝体前1/3损害可出现:1)失用,多为左手观念运动性失用,一般不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少数可出现拮抗性失用,多为一过性,偶可出现胼胝体型异手综合征。2)步态异常,表现为步幅小,无上肢摆动,始动性差。3)可有肌力减退、智能障碍、言语障碍及精神障碍等;

中1/3损害出现共济失调、假性球麻痹症状;

后1/3损害出现偏盲及听觉障碍。

3.异手综合征

一侧上肢或手不自主地、不能控制地、无目的性运动,伴有患者对自己受累肢体的陌生感和拟人格化,主要临床特征为受累的上肢强握行为,摸索行为,手强迫性的操作工具,两只手交互拮抗,冒犯行为(打或拍打自己的面部或身体),患者经常对其患肢充满敌意,并感到他自己受到患肢的威胁,此外,还有观念运动性和结构性失用,未受累手的镜像运动。根据病理学和影像学发现,一般将肼胝体前部、额叶辅助运动区、扣带回前部、前额叶内侧皮质的病变引起的AHS称为前型或运动型AHS,将右大脑后动脉阻塞造成的右侧胼胝体压部、海马、下颞叶、丘脑、顶枕区的病变引起的AHS称为后型或感觉型AHS。前型AHS一般出现在非优势手,典型的症状是持续的摸索行为,强迫性操作工具,双手交互拮抗,限制正常肢体的行动;后型AHS则表现为同侧偏盲,偏身感觉障碍,视觉性共济失调,模仿行为,患者有自己肢体的漂浮感(亦累及非优势手),常发现自己的患肢有位置的变化,好像有人移动过,有肢体陌生感,自体失认,但较少出现肢体的拮抗。

4.失用

失用症是指患有脑部疾病时,患者并无任何运动麻痹、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和感觉障碍,亦无意识及智能障碍等原因,只是在企图做出有目的的或细巧动作时不能准确执行其所了解的随意性动作。有时也意味着患者不能在全身动作的配合下,正确地使用一部分肢体功能去完成那些本来已经形成习惯的动作,但患者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却能自发地完成这些动作。一般认为,左侧缘上回是运用功能的皮质代表区,由该处发出的纤维至同侧中央前回,再经胼胝体而到达右侧中央前回,因此,左侧顶叶缘上回病变可产生双侧失用症,从左侧缘上回至同侧中央前回间的病变可引起右侧肢体失用,胼胝体前部或右侧皮质下白质受损时引起左侧肢体失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认识胼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