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治疗是急性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治疗的基石,随着全球对抗血小板治疗认识的深入,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逐渐成为脑血管病临床管理领域重要的话题。
在中国卒中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CSATISC)上,首都医科医院的刘丽萍教授就急性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进展和规范使用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图为刘丽萍教授正在授课
CHANCE研究开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在年以前,曾有多项双联抗血小板的研究显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增加出血风险而宣告失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年的美国指南认为阿司匹林联合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可增加出血风险,故临床不推荐使用(A级证据)。
然而等到我们的CHANCE研究发表之后,世界上对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总体形势发生了变化。
年发表的CHANCE研究是急性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起点。之后年在欧洲卒中会议上公布的POINT研究结果,再次证实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作用。
POINT研究选择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使用90天,明显长于CHANCE研究的21天。结果显示,90天后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25%,但遗憾的是出血事件增加了2.32倍。
在这两个研究的基础上,年,加拿大率先更性了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临床管理指南。
建议对于极高危TIA和非心源性轻型卒中(NIHSS评分:0-3分)的患者,应给予21-30天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随后改用单药长期治疗(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A级证据)。
治疗的起始剂量应给予氯吡格雷至少mg,最大mg,以及mg阿司匹林(A级证据)。
自此开始,急性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预防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进入了指南推荐时代。
POINT研究二次分析表明获益主要发生在前21天
POINT研究的团队对试验数据进行了二次分析,参照CHANCE研究的方案,将他们的数据进行了分组,将用药时间分为了0-21天、22-90天两个阶段。
二次分析的结果显示,整个临床获益集中在前21天之内,而出血事件增加则主要集中在22-90天。这一结果更进一步的验证了CHANCE研究的科学性和普适性。
POINT研究二次分析结果: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获益主要发生在前21天,超过了主要出血风险。治疗期间主要出血风险时持续存在、且较低的。
CHANCE研究,显示同样的获益且不增加主要出血。
结合CHANCE研究的结果一起考虑,本研究结果显示当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双抗治疗的疗程控制在21天,可最大化增加获益并减少风险。
年12月,由首都医科医院王拥*教授牵头的国际脑血管疾病专家共同讨论发布了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国际专家共识,参考CHANCE研究和POINT研究的相关结果,进一步推进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国际的推广。
对于轻型缺血性卒中和高危TIA患者应该在发病24h内启动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并且持续治疗21天。
21天是平衡治疗效果和出血风险的可能取舍点。
对于轻型缺血性卒中和TIA应该进一步研究更新和更精准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法。
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临床中患者的个体差异比较大,作为临床医生,通常情况下很难从某个研究中直接获得对各个患者均使用的绝对答案,还是要从个体化管理的方面出发,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
抗栓治疗管理流程
总结
急性缺血性卒中抗栓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国研究为抗血小板治疗提供了新的证据。急性期管理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证据。
本文由海*医院神经内科*根据刘丽萍教授会上发言整理。
刘丽萍
首都医科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天坛脑血管病中心NCU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神经重症的监护及管理。
中国卒中学会会长助理;中国卒中学会重症脑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重症协作组委员;美国神经危重症学会(NCS)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卒中组织(WSO)专家委员会委员;《Stroke》《Neuroepidemiology》《EuropeStrokeJournal》《JournalofStroke》国际杂志编委;主编《神经病学》《脑血管病临床手册-危重脑血管病的监护与治疗手册》《重症脑血管病病例荟萃》等书籍;主持国家科技部、国自然、市科委多项研究,发表论文百余篇。
推荐阅读:
脑卒中一级预防阿司匹林到底该不该用?CSATISC
卒中患者如何进行全面评估?CSATISC
缺血性卒中的急性评估诊断
CSATISC
编辑
王弘
投稿
wanghong
dxy.cn题图
视觉中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