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全市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组书记、主任、市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疫情防治专班组长商秀丽回答记者提问
2月4日下午,医院,滨州首例治愈的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患者小张正式出院,成为这个早春最让人欣喜而又温暖的消息。与此前让人不安的“新增病例”数据、日渐紧迫的防控工作部署相比,这条“捷报”的到来,让市民增添了“抗疫”的信心。
事实上,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生死时速,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可能走到与结果完全相反的岔路。所幸的是,每一个环节都做出了最有利的判断和决定,最终得以将患者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时间的流逝当用分秒来计算,过程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不遗余力、争分夺秒地挽救患者生命。
26日:小张被确诊为新冠肺炎,一度被诊断为重症,拉开生死时速患者小张,女,今年32岁,山东省滨州惠民县姜楼镇人,在武汉务工,是滨州市确诊的第四例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患者。今年1月16日,患者从武汉返回惠民,1月21日开始出现咳嗽,咳白色黏痰。1月22日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在家自服药物治疗但症状改善不明显,于1月26日医院就诊。根据流行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及核酸检查结果,被确诊为滨州市第四例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患者。
在26日当天下午,患者病情加重,出现胸闷、憋气,稍微活动后呼吸困难更加明显,体温升高38.8℃,呼吸频率加快28次/分,吸氧后症状改善不明显。医院向市卫生健康委发出邀请专家会诊的申请,市卫生健康委当即组织市、省专家会诊,由此拉开了生死时速,与病魔抢时间的一场拉力赛。
26日15点38分,市指挥部专家专班副组长医院医务科长王永胜的电话,称住在该院的我市第四例患者张某体温不稳定,咳嗽,咳白色粘痰,乏力明显,请求支援。杨玉龙随即向市指挥部专家专班组长孙景华做了汇报,孙景华即刻向市疫情防治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市卫生健康委*组书记、主任商秀丽同志汇报后,立即向省指挥部要求抓紧派专家会诊。2个小时之后,专家组副组长杨玉龙、欧阳修河、专家组成员王涛、张晓紧急赶到医院。来不及喘口气,就第一时间与患者的主管医师孔令贵讨论病情。
专家组与院方研判病情后决定,将患者诊断订正为“新型冠状病*肺炎(重症)”,并建议尽快联系口服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随后,杨玉龙连续十几个电话分别打给惠民县卫生健康局、医院、疾控中心等单位,协调患者急需用药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27日:病情持续加重,我市全力加强治疗,紧急购置高流量加温湿化仪1月27日13点,患者病情呈现加重趋势,进食差,胸闷明显,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只有38%。佩戴无创呼吸机时,患者不能耐受。“患者会不自觉的抗拒,自己伸手摘呼吸面罩。”医院隔离病房护士长马俊说。
医院专家对病情展开讨论,结合患者病情特点及患者体重指数情况,认为病情有进一步加重的可能性。
下午13点47分,杨玉龙与省卫生健康委医*医管处取得联系,申请省级专家会诊;14点08分,山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滨州市疫情处置指挥部医疗专家组副组长、滨医附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王晓芝教授出差途中,在车上与省医疗救治专家组长、医院王春亭教授、医院重症医学科孔令贵主任针对危重患者进行三方会诊;16点16分,省卫生健康委来电,将立即派省新冠肺炎专家组的两名组长来滨州为患者会诊;17点30分,市新冠肺炎处置领导小组专家专班组长孙景华,副组长杨玉龙、欧阳修河紧急赶往医院,再次了解患者的病情;20点15分,省新冠肺炎专家组组长董亮、王春亭赶到医院,省、市两级专家组、医院专家等13人会诊,查看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患者胸部CT的影像学特征及血常规、动脉血气等结果变化情况,听取主治医师治疗情况的汇报。
当晚,各方专家通过分析病情得出结论:患者发热,呼吸困难、吸氧状态下SaO2仍然较低,患者体重指数偏大,继续加重的可能性大,目前诊断为新型冠状病*肺炎(重症)。由此提出优化治疗的方案——加强支持治疗,采取一切手段,进一步提高患者血氧分压,避免由于低氧状态持续存在导致心、肾、肝脏功能的损伤;调整糖皮质激素用法用量;应用免疫球蛋白;严密观察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