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宋·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元丰五年,苏轼被贬黄州,政治上遭受重大打击。在这一年的重阳日,于郡中涵辉楼宴席上,苏轼为黄州知州徐君猷写下了《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苏轼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大江两岸的晴秋景象。
霜降时节,水位下降,远处的江心洲悄然露出,浅碧色的江水泛起鱼鳞般的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
这画面既展现了深秋的宁静与澄澈,又隐隐透露出一丝淡淡的惆怅。
苏轼的心境如同这江水一般,虽表面平静,却暗藏波澜。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苏轼敏锐地感受到了风力的轻柔,凉飕飕的微风拂面,让人倍感清爽。
而头上的破帽仿佛有了情感一般,紧紧地依恋着他的头,不肯被风吹落。
这里运用了晋时孟嘉落帽于龙山的典故,苏轼反用此典,将破帽视为对官场纷扰的一种隐喻。
他虽身处逆境,却能以一种戏谑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世事的看淡。
破帽的“多情恋头”,既体现了苏轼对官场勾心斗角的无奈,又流露出他渴望超脱却无法真正超脱的矛盾心理。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正逢重九佳节,苏轼没有沉浸在悲秋的情绪中,而是选择以清酒送别秋天。
这里化用了杜牧“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怨落晖”的诗句,表达了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
尽管政治上失意,但他精神不倒,没有牢骚和抱怨,有的只是平淡与豁达。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在此发出了深刻的感慨。人生在世,如同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他经历了“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心中对人生的虚幻感愈发强烈。
这一时期,他写下了许多关于“人生如梦”的词句,这里以蝶愁喻良辰易逝,正如明日黄花,色香大减,连蝴蝶都会为之叹惋伤悲。
因此,更应珍惜当下,开怀畅饮,尽情赏玩。
这体现了苏轼进取与退隐、积极与消极的矛盾心理。
如果命运不允许自己有为,就饮酒作乐,终老余生;如有机会一展抱负,就努力为之。
这种矛盾心理在他的许多词作中都有体现,而这首《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更是将其展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