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关于矮小症,你了解多少澎湃在线
TUhjnbcbe - 2025/6/2 22:39:00
                            

一学年过去,你的孩子是否还坐在教室的第一排?是否还穿着去年的裤子?是否每年长高不足5cm?是否比同龄孩子矮半个头?

身高监测作为评价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指征,是儿童健康管理的第一步。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吃得好睡得好就不需要做管理了;有些家长觉得孩子长个分为“早长、晚长”,现在矮点没关系,以后还会长。正是不少家长的这种错误观念让很多身患“矮小症”的孩子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等到孩子骨骺线完全闭合,一切都为时已晚,以致遗憾终生!

其实,孩子身材矮小,可能是患上了矮小症,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

什么是矮小症?

矮小症,是指在相似环境下,身高较正常的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的健康人群身高均值低2个标准差(-2SD)或低于正常儿童生长曲线第3百分位以下。家长可参考下表对照。

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是班级里同性别孩子中个子最矮的,或年生长高度少于5厘米时,应考虑孩子可能存在生长障碍。

身高增长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1.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最大

孩子身材的高矮有60-70%是由遗传基因所决定的。在临床上,医生通常根据父母的身高,来粗略计算预测孩子的成年终身高,称之为“遗传靶身高”。具体算法如下:

男孩:(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5

女孩:(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5

这只是一种很粗略的计算方法,并非很准确,是用于临床干预的参考指标。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计算方法只适合于正常生长发育的儿童,并不适合于存在病理状况的儿童。

2.还与营养状况、睡眠、内分泌激素水平、运动、疾病和成长环境等相关

临床中经常遇到父母亲都比较高,可是孩子较矮,或者二胎家庭中,一个孩子高,一个孩子矮,这是为什么?因为身高不完全由基因决定,还有30-40%是可以通过后天调控的!营养状况、睡眠、内分泌激素水平、运动、疾病、成长环境等这些后天因素都可影响孩子的升高。例如,对于家族性矮小或预测身高很矮,是可以通过后天干预,让孩子长高一点,超过遗传靶身高。

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不同的因素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对于婴幼儿来说,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疾病和喂养状况,少生病和营养充足、均衡有助于孩子长高。稍大的儿童,身高与营养、运动和睡眠的关系更大。而精神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则在儿童渐渐懂事后逐渐影响儿童的生长。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对于身高增长而言,遗传是内因,其他因素是外因。对于孩子而言,我们如果无法改变长高的先天遗传因素,就要努力改变长高的后天环境因素。

导致矮小症的病因有哪些?

有的家长很困惑,父母都高、营养充足、运动和睡眠也挺好,为什么我家孩子就长不高呢?如果是这种情况,就要去儿童生长发育专科门诊就诊,让专科医师检查后明确矮小病因。

造成矮小症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这些方面:

1.营养不良

2.生长激素缺乏症

3.性早熟

4.甲状腺功能低下

5.小于胎龄儿

6.特发性矮身材(包括家族性矮小)

7.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

8.染色体畸变

9.骨骼发育障碍

10.颅内肿瘤

11.某些药物、心理因素(心因性矮小)及慢性疾病等。

不一样的病因导致的矮小症,采取的治疗措施也不一样,因此家长切勿盲目跟风,一定要听从专业医师的指导。

当然,并不是说只有符合矮身材标准才能就诊,其实有任何关于生长的疑问都可至生长发育门诊咨询医生。比如,父母身高都在+2SD曲线以上,孩子身高却在-1SD曲线之下,这种情况同样需要让医生评估一下病因。有些孩子父母身高不高,孩子却长得很快,且比同龄人都高,这也未必是好事。有些疾病如性早熟会导致骨骼快速成熟,最终导致身高过早停止增长,最终身高比同龄人矮。所以,孩子长得太快也要咨询医生喔。

矮小症的治疗

矮小症治疗的关键是尽早进行全面的检查,早诊断,早治疗,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矮小症的西医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对有颅内肿瘤压迫下丘脑-垂体生长轴的患儿采用手术治疗;明确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患儿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的注射治疗,可以实现追赶性增长。开始治疗的最佳年龄是4-6岁: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分化及增生越活跃,生长空间越大,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生长效果越好。但是生长激素不可用于单纯以改善身高为目的的正常偏矮儿童的治疗。

实际上临床符合矮小症诊断标准的儿童非常有限,多数患儿中达不到矮小诊断标准,仅仅是偏矮,或者是相对矮小,没有生长激素的使用指征。中医中药对这部分身高偏矮的患儿疗效确切。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生长有赖于肾精的填髓与充养,因肾主骨、生髓,促生长;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全赖脾之水谷精微吸收运化。因此,儿童的生长发育与脾、肾两脏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多数矮小儿童存在脾胃消化不良、胃口欠佳甚至发育迟缓等征象。针对矮小儿童这一特性,医院儿科选取健脾消食、补肾滋阴之中药材配伍制成“开胃助长贴”,贴敷于相应穴位,以疏通经络,运行气血,同时配合捏脊推拿手法,调整孩子的脾胃功能,增强营养吸收,激发自身生长能力,从而达到帮助长高的目的。具体疗程:3-5岁患儿敷贴配合捏脊治疗,每周2次,6-8次为一疗程。5岁以上患儿采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每周1次,4次为一疗程。治疗时间:.9.7(白露)——.10.24(霜降)每周一、二、三、五下午,周六全天。具体可扫描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矮小症,你了解多少澎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