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月
节
露
气
寒
冷
寒露
传统二十四节气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今日3时55分
在清冽的黎明前
我们迎来了寒露节气
当露水凝结,秋风渐紧
二十四节气中
第一个带“寒”的节气
带着深秋的“高冷”悄然而至
秋意渐深
清澈、莹润的露水
在澄澈的阳光下流转
一颦一笑间目送着秋光
枫叶热烈而夺目的红色
如红宝石般点缀于山林间
是这萧瑟时节里
不容忽视的温暖
远山含黛,淡然悠远
与山巅的雾霭融为一体
仿若一幅秋日里最美的水墨画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寒露三宜
饮茶
寒露前后正是茶树生长的极好时期。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谓之“正秋茶”,为秋茶中最佳。
寒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
润肺
中医认为,秋季属金,对应人体脏腑的肺,肺喜滋润,而干燥的气候容易导致“肺火”。因此秋季要注意润肺防燥。
“燥则润之”,入秋以后建议多吃养阴润肺防燥的食物,如莲子、百合、银耳、南瓜等。
增酸
秋季养生宜“收”不宜“散”。食酸有助于收敛肺气,可以适当吃些酸味的果蔬。
橘子、柠檬、石榴、番茄、乌梅、葡萄等果蔬,既能护肺,又可增强肝脏功能。
寒露三忌
贪凉
古语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意思是寒露后,天气由凉爽转为寒冷,脚作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受凉容易招惹疾病。
寒露后,要做好保暖,尤其是足部。尽量少穿露脚面的鞋子,也最好别露脚踝。
生冷
进入寒露节气后,秋病也进入高发期,尤其以肠胃病多见。
胃部偏寒的人要注意饮食温和,忌食生冷,注意胃部保暖,不暴饮暴食,避免增加胃的负担。
食辛
天凉后,很多人容易喜温喜热,出现内热上火的情况,对养阴不利。
秋季饮食宜“收”,少吃辛辣发散的食物,如辣椒、生姜、肉桂、花椒等。
这个寒露
就来做一做美味的
五彩杂粮粥
依个人喜好准备杂粮,各种豆子、小麦、百合、薏米等;
豆类等比较硬的粗粮可以提前一天泡水,第二天与其它杂粮合在一起用高压锅、电炖锅或者砂锅来煮;
喜欢甜一点的话可以加冰糖,红枣和葡萄干也是甜味来源,不放糖也可以考虑用它们来替代。
盛一碗,暖暖地吃下去吧,这个秋天,很值得!
“吃了寒露饭,不见单衣汉”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寒露过后
就是霜降了
倏忽间
秋天就这样离我们越来越远
而年
也逐渐接近了尾声
唯有珍惜时光
才能不负自己
不负韶华
最后
一句最真诚的祝福
今日寒露
要穿秋裤
来源:掌上长春综合新华网宝藏青年工作室、生命时报、央视新闻
原标题:《就在刚刚!正式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