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仅仅从字面上看,可能会觉得有点儿违和常识,我们过节在十五的日子太多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八月十五中秋节等等,而气不过初一,这好像是说初一不要生气似的!这样理解的话,你就错了!
“节不过十五,气不过初一”,这句俗语源于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文化。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的独特发现和制定,于年11月30日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卫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二十四节气歌如下图所示。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根据地球在黄道上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对应于太阳在黄道上运动15°所达到的位置。
严格意义上来讲,二十四节气分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
十二节气是指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十二中气是指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
十二节气在阳历中的日子都在每月的开始几日,大多在4、5、6、7、8日,阴历的日子大多月底的三十到初一、初二、初三、初四.....远止初十,没有一个在农历十五,以收农历15以后的日子!
十二中气在阳历中的日子大多在下旬19日、20日、21日、22日、23日,24日,而阴历的日子在十五、十六、十七......,到廿六,廿七这些后半月的日子,而绝对不会到了月初的初一!
所以,“节不过十五,气不过初一”意思是在说,24节气中的节气不会落在农历的十五这一天,中气绝对不会落在农历初一这一天。
你翻开年的新日历看,24节气中的十二节气和十二中气就是这个样子的。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这应该就是我国农历(阴阳合力)与阳历(太阳历)之间的契合吧!两种历法都迎合了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而且都能适应农时,也永远不会把春节的日子过在炎炎夏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