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霜降已来,寒意日深,秋色却是最饱和的黄和金。
过了霜降就是冬。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在黄河流域,初霜出现,此时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秋收扫尾。而南方离初霜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正是大忙时节,收获早稻、晚稻,栽种冬麦、油菜,采摘棉花,耕翻整地。
//////////
稻熟鱼肥柿子黄。
霜降是食用柿子的最佳时节,柿子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我国是柿子的原产国,世界各地的柿子品种几乎都是起源于我国。
成熟的柿子,果色如金,汁甜如蜜,吃时须要轻捧慢吸,在丝丝缠绕之间嘬出绵绵秋意。或是制成柿饼,西北风袭来,巧遇柿子成熟期,秋燥就像是天然烘干机,将枝头的红灯笼脱去涩味,析出白霜,形成新的风味。
//////////
柿子,味甘,涩,性寒;归心、肺、大肠经。《滇南本草图说》:“润肺化痰,生津止渴,涩肠。”
霜降正值深秋,人们容易秋燥,食用柿子可以起到润肺生津、清热止血的功效。柿子所含多种营养、氨基酸、甘露醇等物质,能有效补充人体的养分及细胞内液,具有润肺、生津功效。
柿子中的有机酸和鞣质能帮助消化食物、增进食欲、收敛、涩肠止血,能促进血液中乙醇的氧化并排出体外,减少对机体的伤害,故能醒酒解醉(但不是与酒同食)。
柿子含碘丰富,还能改善心血管功能,可治疗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状性肿大。
柿子三不食
(1)空腹不食。柿子中含有较多的单宁酸,空腹食用后可使肠壁收敛,导致厌食、腹胀不适等症状。柿子还含有较多的柿胶酚、胶质,这些成分和单宁遇到胃酸后会形成不溶性沉淀。若沉淀的颗粒小,可随粪便排出体外,若沉淀多,结成大块,不易排出,将会在胃里形成结石。
(2)吃鱼虾蟹不食。鱼、虾、藻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物质,柿子含鞣酸较多,如果两者同时食用,不仅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还容易使海味中的钙质与聚酸结合成一种新的不易消化的物质,刺激肠胃,引起腹痛、呕吐、恶心等症状。
(3)服用铁剂时不宜食用。柿子所含的鞣酸成分可与铁剂结合在胃肠道中产生沉淀,不仅影响药物的吸收和降低药效,还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引起胃肠绞痛等症状。
//////////
《霜降》(左河水)
时逢秋暮露成霜,
几份凝结几份阳。
荷败千池萧瑟岸,
棉白万顷采收忙。
END
原标题:《霜降,绕不开的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