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农民工一个,曾经在帝都打工七年。
乡巴佬动身去北京那会儿,着实被邻居亲戚羡慕嫉妒恨过一段时间。以为这孩子跟电视剧里演的书生进京赶考一样,将来得个状元,然后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其实在北京,我就像一只蚂蚁一样活着。之所以没被踩死,是因为大人们的鞋底有很多很大的缝隙。我正好可以在夹缝中求生存而已。
在北京的七年,以为自己有机会出人头地,其实是我自己想太多,一厢情愿。小角色一个,能被当成一颗螺丝钉,拧进机器里,成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就该谢天谢地了。稍有不慎被当成盲流,才丢人现眼。
后来实在不想到处搬家挪窝,自己就灰溜溜回老家来了。别人怎么劝我,我都不想再回到大城市去奋斗了。
奋斗?什么是奋斗?和平年代,我去斗谁?身边的同事,都跟我一样,为了挣几两碎银,背井离乡,苦哈哈地到工地到工厂打工。
让我斗同事吗?我把他们斗趴下了,老板又不会给我涨工资。让我斗老板吗?我把他斗趴下了,都没人给我发工资了。
奋斗?斗鸡眼还差不多!那些人五人六很有优越感的人们不拿正眼看你,你就还给他们斗鸡眼。这叫奋斗吗?
当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之后,当我知道城市再繁华,也没有一平方厘米属于我之后,当我知道我想娶的人不会嫁给我之后,我就对北京没有留恋了。
反正到哪里都是怅然若失,索性回到原来的地方怅然若失算了。在老家小镇照样有口饭吃,照样有工作能赚钱,照样可以找个人来爱。
有人说,在小地方想找个好工作,想过得舒服,得靠过硬的关系,在大城市只需凭自己的能力就可以了,不用走后门。
我一看说这话的人,就知道跟我是差不多一个档次的,都属于社会的底层,比我也强不到哪里去,最多是五十步笑百步。
你在大城市不走后门,那是因为你没有后门,你不动用关系,那是因为你没有关系。不等于别人不走后门,不等于别人不动用关系。
只不过是大城市的地盘大,能容纳更多的人生活,因而显得机会更多一点罢了。但是人多,相应的竞争也多,甚至很多时候你都不知道是些什么人和你自己在竞争。
我在这里可以斩钉截铁地说,不管你走在中国的什么地方,或者世界的某个角落,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免不了论资排辈。
不信的话,你可以让官媒把金字塔塔尖上的七人团的座次打乱一下顺序试试看,瞬间天下震动。
这种事,官媒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不发生,不等于这种坚不可摧的关系不存在。如果闹乌龙了,只能是自媒体惹的祸。
很多人去了大城市以后,再回到小地方,会很难过。这就像曾经沧海难为水一样,属于人性的一部分。至于这种人性,是光辉的呢,还是暗淡的呢?因人而异吧。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旦发生了,再难也得承受着。不然就重新过山车。
多年以后,我又路过帝都两次。一次去了天安门广场,一次去了北海公园。现在想来,我既是北京的过客,同时北京也是我的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