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一过百草枯”,今日霜降,意味着天气逐渐变冷,初霜出现,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秋天寒风萧瑟,万木凋零,在古代文人骚客常常以‘悲秋’的心态写下流传千古的绝词佳作。“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秋风秋雨愁煞人”、“万里悲秋常作客”……连三国枭雄曹操都说:“秋风萧瑟”;宋词人辛弃疾更是说:“是谁到秋更凄凉”。可见一到秋天,虽然大家性格、职业有别,悲伤的情绪却是一致的。
“悲秋”过度当心抑郁
秋季也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当昼夜温差加大,气温越来越低,景象越来越萧条之时,更容易高发秋季抑郁症。据统计,在加拿大,秋冬患有不同程度抑郁症的人达80多万人;而在巴黎,每年也有约20%的人在秋冬出现抑郁情绪。
秋季抑郁症又名“秋悲”,是一种季节性心理疾病。秋季抑郁的主要表现为:心情不佳,认为生活没有意思,高兴不起来;较为严重的则出现焦虑症状,食欲、睡眠等生活能力下降;精力缺乏、自我评价低、精神迟滞等。
致病原因:阳光照射少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造成秋冬季抑郁症病因主要是阳光照射少,人体生物钟不能适应日照时间缩短的变化而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出现情绪与状态的改变。
人脑里有一种腺体叫松果体,通过神经纤维与眼睛联系,对阳光十分敏感。松果体细胞内含有丰富的5一羟色胺,它在特殊酶的作用下转变为褪黑激素,褪黑激素的分泌受到光照的制约,当强光照射时,褪黑激素分泌减少;在暗光下褪黑激素分泌增加。
5一羟色胺是一种能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当5一羟色胺更多地生成褪黑素后,其血液浓度也会降低。有一部分人会对“光照影响褪黑素分泌”这一机制很敏感,大脑内5一羟色胺水平下降会更明显,就会出现明显的烦躁、悲观、苦闷等抑郁症状。
易发人群,哪些人需警惕?
精神科专家介绍,经研究发现,秋季抑郁症通常起病于成年期,平均起病年龄是24岁,女性是男性的4倍。常年在室内工作的人,尤其是体质较弱或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以及平素对寒冷比较敏感的人,比一般人更易秋季抑郁。
这些人群要积极预防“秋季抑郁”
1.性格敏感多疑,性格内向、不善于倾诉者。
2.工怍压力大的“上班族”。
3.更年期女性,孕产妇或老年人,部分学龄期儿童。
4.刚经历了负面生活事件没得到及时心理疏解的人群。
5.常年在室内工作并且体质较弱及平日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尤其是平时对寒冷比较敏感的人。
多吃GABA食物可防抑郁
民间总有谚语,“补冬不如补霜降”,认为比起冬天的进补,霜降时节的秋补会更有效果。多项研究表明,多吃GABA食物,有利于缓解抑郁。GABA是γ-氨基丁酸的简称,又被称为GABA受体,是一种可以阻止大脑中神经细胞冲动的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非蛋白组成氨基酸,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1、抗焦虑,镇静。与抗焦虑的脑受体结合激活,达到抗焦虑的效果。2、降压作用于脊髓血管运动中枢,促进血管舒张,达到降压作用。3、增强记忆力和大脑活力。它参与大脑新陈代谢,恢复脑细胞生长,提高记忆力。又被称为“情绪的维他命”。
目前常用的抗抑郁药物主要是增强5一羟色胺的功能,其次是去甲肾上腺素的功能,但这些药物对将近40%的患者是无效的,并且起效非常缓慢,往往患者用药几周都不能感觉到明显的改善。相反,目前新的研究表明,这类药物最终都是通过增强GABA中间神经元来发挥作用的,这意味着GABA可能成为更有效的抗抑郁成分。
当人体自身合成含量达不到满足时,GABA也可以通过外源性补充来获得。γ-氨基丁酸在植物和动物体内都有分布,如哺乳动物的脑、骨髓,绿茶,稻米、大豆、南瓜、黄瓜、大蒜等食物。稻米中的新品,发芽糙米富集的γ-氨基丁酸含量相对更高,是糙米的3倍,白米的10倍,因此是γ-氨基丁酸的一个天然又便捷的来源。经常食用发芽糙米及其制品,可以有效补充γ-氨基丁酸,预防和减轻抑郁症状。
《黄帝内经》中也提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预防“秋季抑郁”,除了食补以外,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增加室外活动,金秋时节,气候宜人,是开展各种健身运动的好时期。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爬山、游泳等。
2.生活工作规律,积极应对生活工作中带来的压力:如早睡早起、扩大生活圈子,多交朋友;工作时劳逸结合,培养兴趣爱好缓解工作压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