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缠足裹脚三寸金莲背后的畸形文化审美
TUhjnbcbe - 2025/3/26 20:01:00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千年女性裹脚史,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的传统文化陋习,千年之久,上至皇室妃嫔,下至民间村姑,文似李清照,武似梁红玉,均逃不过裹脚。古代中国是男权社会,男性对女性进行“挑选”和“管理”,裹脚表面上裹的是脚,实则是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思想下的畸形文化审美。

一、概念:什么是裹脚

裹脚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流行的女性身体改造行为,是一段中国妇女追求美、追求幸福、追求自我表现的畸形历程,反映了一种超越自然美及重塑人体美的社会现象,形成了一系列的“金莲”文化。金莲原指裹脚妇女的纤足,裹脚是在女性女性5—8岁之间(年龄太小则骨骼过软,容易形成残废,年龄太大足骨太硬,不易成形),将脚用布帛缠裹,使脚变得又细又小,称为金莲,若能小至三寸,被称为三寸金莲,后来泛指缠足鞋。喜爱小脚的男士也有被称为“爱莲居士”。

古代对完美的裹脚有一定的标准:

1、裹脚的过程

5个阶段:小脚一双,眼泪一缸

裹脚需要历经5个阶段,分别是试缠、试紧、裹尖、裹瘦、裹弯。

试缠:用裹脚布轻轻拢住脚趾,使脚趾略微向下弯曲,此时痛苦不大;

试紧:力度略微加强,把脚趾勒弯,使脚向下略卷,此时两足疼痛加剧;

裹尖:经过一番紧缠,将足趾全部踩在脚下,此时需要忍受巨大的痛苦,寸步难行,并且脚趾节多生鸡眼、皮肤红肿、溃烂,脚趾关节严重扭伤甚至脱臼,痛苦至极;

裹瘦:把脚趾全部压在脚下后,再将小脚趾骨向下内推卷入脚心,用裹布勒紧,此时逐成尖形,期间伤口溃烂甚至导致小脚趾腐烂脱落,形成慢性骨髓炎;

裹弯:将脚面骨折断,在脚掌心裹出一道深深的凹陷,脚长明显缩短,大约半年脚就可以缩成弓型。

漫漫三年小脚方式,就此改变一个女孩的一生。

二、裹脚的发展历史

分布上:北方盛行逐渐流窜到南方,汉民族辐射到周边区域”,城镇到乡村;阶级层次上,上层社会家庭到下层社会子女;缠足的样式也趋于精致、极端。

1、源起五代

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十《缠足》引《道山新闻》一文说:“(南唐)李后主宫嫔窅(yǎo咬)娘,纤丽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饰以宝物细带缨络,莲中作品色瑞莲,令窅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形,素袜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唐镐诗曰:‘莲中花更好,云黑月常新’,因窅娘作也。由是人皆效之,以纤弓为妙。以此知扎脚自五代以来方为之。”

2、宋代高涨

北宋神宗元丰时期以前,缠足尚未盛行,宣和以后,弓底鞋逐渐成主流。宋代后期缠足之风遍及民间,“三寸金莲”成为女性美的基本条件。

3、元代蔓延

随着缠足之风的蔓延,元代末年出现不缠足为耻的风气,“三寸金莲之称”在元曲中出现,还出现了“伎鞋行酒”,即文人雅士在酒席上随兴把玩纤足妓女的绣鞋,且称之为“金莲杯”,小脚是女性的第三特征,类似于性器官的存在。

4、明代更进一步

明代官人均穿着缠足弓鞋,当时的制度以缠足划分贵贱阶级,明太祖马皇后因一双天足(大脚)沦为民众的笑柄,“露马脚”用来讽刺马皇后的大脚,缠足成为女子姓河南人畸形审美无奈的选择。

5、清代发展至最高峰

顺治元年(年),孝庄皇后谕,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顺治二年后,民众所生女子禁缠足。以后,到了康熙七年(年),却对女子缠足开禁,于是缠足又风靡全国,不仅汉族女子缠足,连不少满族妇女也纷纷学样了。男子非小脚不娶,女子形成对裹脚坚定的认同,清朝虽下令禁止缠足,但风气已根深蒂固,妇女缠足风气无法控制。

6、民国消亡

受西方文化影响,民国缠足女性逐渐减少,随着放足妇女的出现,还有天足会的助推,缠足不再是风尚,女性不再以小脚吸引男士,小脚时代成为过去。

年3月13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发布命令通饬全国劝禁缠足,不缠足运动更加轰轰烈烈地在全国展开。各地方政府采取种种具体措施实行“放足”。提出“不要小脚女为妻”的口号,甚至规定“二十五岁以下小足女子,不准在马路上行走”,向缠足女子征收“小脚捐”等方式促使女子脚之解放。至此,“缠足”在法令上得到禁止,中国的缠足风俗开始从大城市消失,并逐渐影响到偏远乡村地区。

三、女性为什么要裹脚,且愈演愈烈

1、男权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产物

裹脚起因归属封建道德伦理,如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在等级制度和男尊女卑观念构建的父权制度之下,男女性别关系是其基础,“男女有别不仅仅是生理之差异,更主要体现于制度文化层面的差异,缠足一定程度上不仅稳固了严格的父权等级制度,更强调了性格差异之下的男女有别。例如,裹脚之后,女性行走不便,更利于束缚在闺房之中。

2、社会舆论与大众从众心理

社会舆论上,文人的推崇,古时诗词就是现代的流行歌曲一样,苏轼《菩萨蛮》词中有“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辛弃疾的《菩萨蛮》有:“淡黄弓样鞋儿小,腰肢只怕风吹倒”,这些描写生动的写出了缠足的美丽,导致了很多跟风少女学习。

3、畸形的审美观

高新伟《凄艳的岁月》著书,女子缠足约束自我行为之外,满足了男性变态的审美感。根据冯骥才《三寸金莲》中,古时还流行赛脚会。

4、利于欲望的产生

女子缠足以后,三寸金莲就变成了一个隐私的地方,绝不可让陌生男子看见。碰到小脚是万万不行的。中国古代有许多春宫画,即使性时间也穿着三寸金莲鞋,可见这个地方的隐私。

《金瓶梅》中描写西门庆看上了潘金莲,去求王婆拉皮条,王婆说:“她有没有这个心思,实在不好说。你可到我家来吃饭,我请她也来,吃饭时你可以假装把筷子掉在地下,然后俯身去捡,顺势捏一下她的小脚。如果她发作,老身也没有办法了;如果她不言语,这事就成了。”西门庆照此去做,结果成了。

四、站在现代女性的角度看缠足

世界万物必有其理,以现代社会的视角看,是陋习、可耻、弊病;可穿越回古代,即便你是李清照,你是皇后,也得缠足,在古时这是一种时尚,如同现在的打耳洞、整容一样,需合理看待,放足是对女性地位的肯定,是社会文明在不断进步的结果。

冯骥才《三寸金莲》和高洪兴的《缠足史》,浙江乌镇有中国唯一的缠足文化博物馆,展出了几百双各式各样的三寸金莲,都对中国缠足文化有了较深的解读。

1
查看完整版本: 缠足裹脚三寸金莲背后的畸形文化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