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霜降后才熟,种植相当辛苦,却只卖50元一斤,农民:工钱都不够
很多农作物,要等到霜降之后采收,才是最合适的时机。因为霜降之后,昼夜温差变得非常明显,中午太阳晒,晚上寒风吹,这种温差有利于作物累积营养成分,产出的果实品质也会比霜降前高得多。
然而,为了早点采收卖钱,现在的人已经忘了去遵循这一古法节气,想什么时候收获就什么时候去采收,导致果实品质下降,继而价格也上不去,反而违背了初衷。今天要说的这一作物,也是属于被人们早采,而导致品质下降、价格下降的例子。
油茶果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油是我们一日三餐之中必不可少的物品,我们生活中的食用油品种也相当多,比较常见的有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种类,此外还有一些小众的食用油,例如茶油。
茶油是由油茶果籽榨出来的,它和前面的食用油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木本植物油,生长在油茶树上,等油茶树结果了,采收油茶果,然后取里面的茶籽来榨油。
一般来说,油茶果要霜降之后,才进入最佳采收季节。霜降后,油茶果更加饱满,茶籽的含油量大大提高,出油率也会变高。但现在人们似乎并不在意油茶果何时采收,提前摘下来是常有的事。
一些油茶果肉眼可见的还是青果,可想而知里面的茶籽并没有完全成熟。这样的茶籽压榨出来的茶油,品质大打折扣。市面上价格低一些的茶油所用的茶籽,一般就是这种品质不太好的茶籽。
如今在市场上,号称野生山茶油就能卖50元一斤,这价格按说已经很贵了,但在真正种植油茶树的农民来看,这个价格买的茶油不纯,因为50元一斤工钱都不够。为什么这么说呢?
种植油茶树相当辛苦,投入大、生长周期长、劳动强度大,产量低,一般人吃不了这个苦。油茶树种在山上,需要经常上山除草,不然草长得比树还茂盛,还要施肥、灌溉,油茶树长得很慢,如果不精心护理,最后收成会少得可怜。
到了采收季节,那才是支出大头。稍微大一些的种植园,要雇人采收,不然等油茶果掉了更不好收了。工人采收了背下山也很辛苦,每天管饭,再加人工费,支出费用相当高。采收后的果实并不是能立即榨油,还要把它们摊开晾晒,等厚厚的壳裂开后取出果仁。
以前老的压榨工艺是把茶籽烘干后碾碎,然后用稻草固定成茶饼压榨。这是农村传统的榨油方式,出油率没那么高,但油比较纯,比较香,这种油在市场上能卖到元一斤,对于种植的农户来说,这个价格才是比较合理的,如果低于这个价格,忙活一场工钱都不够付的。
50元一斤的市场常见价格,一般是机器压榨的,为了利益最大化,有些老板会在茶油中加入菜籽油,也就是掺假,普通消费者一般分辨不出来。
这样做既能降低茶油的价格,颜色看起来还漂亮,可是它到底不如纯正的茶油,还扰乱了市场,导致好的茶油也卖不上好价,让种植户们有苦难言。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不值得提倡。
在城市里,茶油并不罕见,但很少作为日常食用油,一是它的价格比较贵,二是茶油有一种独特的植物油味道,有一点苦味,很多人吃不惯。
其实在农村,尤其是常年种植油茶树的山区,茶油反而是一种日常食用油,人们烹饪食物时,会经常用它。吃习惯了茶油之后,只会觉得它很香,反而吃不惯其他的植物油。
又快到了采摘油茶果的节气了,朋友们,你们的家乡有种植油茶树吗?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