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3/15 9:03:00
不知不觉,年就已经过去了一大半,想象中的年也即将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到来。现在已经是国庆小长假的尾巴了,距离现在最近的二十四节气就是寒露了。寒露是公历的十月8号,阴历的九月初十。寒露的到来,也就代表着秋天的正式到来,天气也会慢慢转凉。在农村中,农民是非常在意二十四节气的,每个节气都对应着不同的天气。农村中也有很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例如“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以前农村并不发达,农民只能总结每年每个节气的天气,一代一代传下来。而这些谚语也关乎着农民种植的收获多少,因此农民很是看重。其中,关于寒露的谚语是这么说的:“寒露有雨冬雨少,寒露无雨冬雨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那么今年的天气到底如何呢?想必大家对于二十四节气都不陌生,寒露这个节气位于整个二十四节气的后半部分,“秋分,寒露,霜降”。它是秋天的开头,同时也是预示着人们天气转凉,给寒冷的冬天也开了个头。我们先来看谚语的第一句“寒露有雨冬雨少”,这一句话很好理解,从字面意思上来翻译就能够明白。意思是到了寒露这个节气,如果这一天下了雨,那么等到冬天到了,冬天下雨的机会就会很小。要是整个冬天没有雨,那么冬天就会很干燥,农作物对于气温和降水的要求很高,长时间的不降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作物的收成。当然这只是农民长期对于寒露这个节气的观察而总结下来的,并不一定非常准确,只是起一个预测作用。这样一来,谚语的后半句也就很好解释了。“寒露无雨冬雨多”,说的就是如果寒露这一天下了雨那么等到冬季,冬天下雨的概率也就大。虽说冬季气温很低,很多农作物在冬季没有办法生长,但是农民就是靠着农作物收成来生活。所以农民会在冬季种植一些耐寒的植物,例如小麦。等到冬季过完,来年也有钱保障基本的生活。但冬季的小麦生长是需要降水的,有了一定的降水,小麦才不会干枯。因此农民是希望寒露这一天没有雨,等到冬季再降雨。当然不同的地方对于寒露这个节气的谚语也有不同,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大。以前的农村不像现在这样交流方便,现在不论是哪个地区的语言很快就会得到流传,而以前的谚语都是当地的农民根据自己当地的天气总结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但不论是哪个地方的谚语,都代表着农民对于丰收的期望。现在科技得到了发展,虽说气温和降水仍是影响农作物的因素,但如果有干旱和水涝的发生,因为这些自然灾害而导致农民收获变少,国家也会利用科技来帮助农村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