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胞刺和鸡眼在发病原因,症状上都有所不同。
一、发病原因。血胞刺通常指脚部的跖疣,跖疣是一种病毒性皮肤病,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粘膜上皮细胞后所引起。跖疣以HPV-1型感染最多见,是发生在足底部的一种寻常疣,外伤、摩擦、足部多汗等因素可引起其发病。好发于足底受压部位,常同时有多个皮损,鸡眼是足部皮肤受到长期挤压或摩擦后,导致皮肤局部圆锥形增厚所致,行走或穿鞋时出现疼痛,鸡眼并非感染引起,故而不会传染。
二、症状。跖疣刚开始,是细小发亮的一个小丘疹,然后慢慢开始增大,其表面因明显角化开始变得粗糙,皮纹消失,表面为灰褐色或灰黄色的圆形或类圆形点,境界清楚,周围绕以略微隆起的角质环,去除表面角质后,其下方有柔软的角质芯,并可见由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的多数小黑点。
有时多个疣聚在一起或融合成一个天的皮损时称为镇嵌疣,皮损一般无任何症状,受压部位皮损较大时,可自觉不同程度压痛,而鸡眼常表现为淡黄色或深黄色皮肤硬性角质,呈圆锥形;顶端嵌入皮肤内,表面光滑或半透明,伴有挤压或顶撞状样疼痛,通常会导致行走或穿鞋疼痛,有时还会导致穿鞋困难,血胞刺和鸡眼的治疗,都可以选择涂抹药物,但用的药物有所区别,还都可以选择冷冻或激光治疗等。
跖疣也是出现疼痛性的足部的增生物,但是中间略凹,表面不光滑,而且跖疣是挤压时疼痛较为明显,鸡眼则是按压时较为明显。若使用手术刀削去表面增生物可以看见点状的黑色斑点或出血,而鸡眼则没有。
如果足部还是继续被挤压或者摩擦的话,鸡眼治疗后还会复发,想要预防鸡眼,应减少摩擦和挤压。鞋袜要柔软合脚,尽量使用较厚的鞋垫或海绵垫。有足趾畸形者应进行矫治,有足部外生骨疣应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