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凝结霜冻而下降,霜降三候对应《周易》卦爻,带给现代人的启示
“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
秋天的6个传统节气中,霜降是最后一个节气,草木开始凋黄。这也代表着,再过15天,金秋的时节即将走完,从而转向严寒的冬天。
汉字中的“霜”,为白色,是一种天气自然现象,指的是地面的水汽遇到冷空气,在地面或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细微颗粒(疏松冰晶)。
《说文解字》中注释“霜”字时称:霜,从雨。相聲。露所凝也。土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
阳气胜,则散为雨露。阴气胜,则凝为霜雪。可见,露,春天、夏天、秋天皆有之。而霜,却只有深秋寒气凝结而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关于霜降节,唐朝诗人张继曾写留下一首《枫桥夜泊》,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描绘了秋月江边之景,和张继的思乡之情。
霜降节,源于天气温度的渐冷,开始有霜冻降临,降寒之气开始凝结,故称“霜降”。
天气寒冷后会降霜,不过霜降不是“降”下的,乃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凝结成的冰针,有的绘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这便是“霜降”的含义。
传统24节气中,霜降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当太阳黄经到达°时,将进入霜降节气。
每年的10月22日至24日左右,是第18个节气交节的时间。年壬寅虎年,霜降节气的具体交节时间是:10月23日(农历9月28)下午18时35分。
霜降节有三候,传统《周易》文化64卦中,有一卦象对应着霜降的三候,通过这些物候变化和传统文化,能给我们现代人带来哪些启示?
古人说:补冬不如补霜降,这个节气段,又该怎样调整工作、生活,做好身心养生?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话题,供大家交流探讨。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以下付费内容更精彩、更实用。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如果喜欢,欢迎订阅购买专栏,或私信互动!)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