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立秋走进秋文化
TUhjnbcbe - 2025/2/12 22:29:00
刘军连治疗白癜风怎么样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10905/9408131.html

“时至立秋年过半”,光阴似箭,转瞬间新的一季来临了。

春华秋实,在这绚丽多彩,五谷丰登,硕果累累的季节,

让我们走进秋天,了解秋天,感知秋天,收获秋天。

当我们还沉浸在闷热潮湿的盛夏时,秋天,已悄然而至。

立秋,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秋天共6个节气,按顺序分别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秋之日凉风至”,我国秋天最先光顾的是黑龙江省与新疆北部地区。

北方从这一天开始,天高云阔,月明风清,秋高气爽、秋意渐凉。

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多年生植物的叶子会逐渐变色、枯萎、飘落,很多植物的果实也在这一季成熟。

秋天还有许多雅致的名称如:白帝、高秋、金秋、三秋、九秋、素秋或白秋。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增加营养,补偿夏季因酷热而造成的身体损失,俗称“立秋贴秋膘”。

在南方,立秋这一天,多吃西瓜防秋燥,有“立秋啃秋瓜”(“咬秋”)的习俗。

在江淮一带,立秋这一天,选择一个阴凉的地方躺一躺,告别暑热难当无法安睡的日子,俗称“躺秋”、“卧秋”、“睡秋”。

民间流传立秋这一天,要祭祀土地神,叫做秋社,也叫“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等说法。

秋天里有三个重要的节日,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

关于秋的成语如:

“一叶知秋、”“秋风落叶”、

“春花秋月”、“金风玉露”、

“秋月寒江”、“秋水芙蓉”、

“秋高马肥”、“春蛙秋蝉”、

“望穿秋水”、“一日三秋、”

“暗送秋波”、“盈盈秋水”、

“明察秋毫”、“春兰秋菊”、

关于秋的农谚如: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

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

立秋后三场雨,夏布衣裳高搁起。

立秋栽葱,白露栽蒜。

秋耕深、春耕浅。 

秋不凉,籽不黄。

关于秋的歇后语如:

秋后的狐狸——变了样

秋后的蚂蚁——还能蹦几蹦

秋后的黄蜂——欲凶无力

秋后的蝉鸣——声嘶力竭

秋天的鲤鱼——可肥了

秋后的瓜棚——空架子

秋后的黄瓜——大肚儿

秋后的柿子——越老越红

秋后的高粱——从头红到脚

秋后的扇子——无人过问

秋后的树叶——黄了

秋后的露水——早晨的事

秋后刮西风——一天凉过一天

关于秋的对联:

上联:落叶飞花霜遍地;

下联:流云去雁霞满天。

上联:浓浓秋露而今重;
  

下联:淡淡月霜自古寒。

上联: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下联: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上联:“月圆人共圆,看双影今宵,清光并照;

下联:“客满樽亦满,羡齐眉此日,秋色平分。”

关于秋的诗词:

《立秋》

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

宋:范成大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初秋》

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立秋日闻蝉》

宋:杨万里

老火薰人欲破头,唤秋不到得人愁。

夜来一雨将秋至,今晚蝉声始报秋。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立秋,一抹浅浅的微凉,抚过暑气蒸人的盛夏,使人有种淡然惬意的舒适。

秋,用她成熟的美丽,撩拨着人的思绪,启迪着人的灵感。

丰富的秋文化历史底蕴更丰盈了这一季的深邃。

1
查看完整版本: 立秋走进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