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霜降过后,便是立冬人文新刊推出专题
TUhjnbcbe - 2025/2/11 20:17:00

11月8日,立冬。“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此语出自我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顾名思义,立冬,是冬天的开始,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季节,万物尽藏,以待来年。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立冬是古代四时八节之一,和立春、立夏、立秋,并称四立或者四仪。古语有言,“立冬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虽然立冬代表天气开始转冷,不过一年中最冷的节气则是冬至。因此,立冬和冬至不尽相同,而且从传统文化上来说,冬至比立冬重要,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记载,“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可见古人在立冬以后,在精神、起居和饮食上,最讲究的是一个“藏”字。

立冬之日,无论宫中还是民间,都有各自的传统。从周朝开始,皇帝要亲率文武百官在都城的北郊祭祀冬神迎冬,还要给群臣赐袄赐帽,并且矜恤孤寡,以示皇恩浩荡。从汉魏时期开始,民间形成了立冬祭祖祭天、饮宴、酿酒、卜岁、糊窗户、砌暖炕、缝棉被、添寒衣、采摘桑叶、“扫疥”等习俗。不管贫富贵贱,也不管采取何种方式,都是为了感谢上天的恩赐,并祈求来年更加风调雨顺、平安康健。补冬也是对身体有益的习俗。古语有言,“立冬补冬,补嘴空”“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药补不如食补”。北方立冬吃饺子的传统由来已久,饺子原名“娇耳”,是东汉“医圣”张仲景发明的。古代南方则多吃鸡鸭鱼肉,还有苏州人吃膏滋,用红参、桂圆、

核桃肉烧汤;闽中人熬制草根汤;福建潮汕人吃甘蔗、炒香饭……民间还有立冬拜望老师的规矩,以及开办冬学,都是尊师重道的表现。

古代立冬究竟有多重要,从诗人笔下便可见一斑。题目为《立冬》的诗就有三首,分别作于唐朝、元朝和明朝。让我们从诗中穿越时光,感受千百年前的立冬即景与情结。李白有诗云,“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陆文圭有诗云,“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王稚登有诗云,“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新媒体编辑王妍

1
查看完整版本: 霜降过后,便是立冬人文新刊推出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