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雪峰)淮南市气象资料显示,上周淮南气象观测站最低气温2.0℃(11月15日),最高气温16.9℃(11月20日);一周降水量2.8毫米。
时至二十四节气“小雪”,《中国天文年历》显示,11月22日16时20分18秒,将迎来“小雪”节气。气象专家表示,此时节,冷空气活动频繁,降水量逐渐增加,并不断自北向南扩展,气温明显下降,公众应注意防寒保暖,提高机体免疫力。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11月22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此时称为小雪节气。“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是用以代表此时节的气候特征,并不意味着会降小量的雪。
而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小雪节气的记载如下:“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意思是说到了这个节气的时候,如果天上下雨了,但因为比较寒冷的原因,它就会凝结成为雪,但这个时候寒气还不够猛,因此所下的就是小雪,因而称之为“小雪”。实际上小雪节气的意思和气候上所说的形容雪的大小是有所不同的,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但由于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寒未深且降水也不是太大,因此古人就用“小雪”来比喻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
我国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即到了小雪节气以后,由于天气寒冷降雨变成了降雪,自然也就难以看到彩虹了;而二候“天腾地降”体现的则是古人的阴阳观念,也是古人对气候和生命的一种认识:“天气”为阳,“地气”为阴。“小雪”节气之后,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万物失去生机,一片萧瑟;之后的三候“闭塞成冬”则是说“小雪”节气过后,天地闭塞,进入了寒冷的冬天。
“小雪”的相关习俗大多与吃有关,在古时,因为马上就要进入“食物匮乏”的冬季,因此必须做好越冬准备。“冬腊风腌,蓄以御冬”。“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全家团圆时享受美食。经过较长时间的精心腌制,肥而不腻、香飘十里。同时,由于“小雪”节气前后容易出现霜降天气,被霜打过的菜容易软化,因此人们通常都会选择在此时腌菜,以备冬天新鲜蔬菜减少时享用。
淮南市气象台预报,本周全市多阴雨天气过程,在至周二的降雨后,周六至周日还将有一次降水天气过程。预计一周累计降水量20~30毫米。周三开始气温缓慢回升。
具体预报如下:11月22日,小雨转多云,10~14℃;11月23日,阴,11~16℃;11月24日,多云到阴,10~19℃;11月25日,多云,10~20℃;11月26日,多云转小雨,14~22℃;11月27日,小雨,11~20℃。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