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思谕02:42来自陕北民歌
▲任思谕演唱《这么好个妹妹见不上面》
《出门的哥哥天照应》
三天没见哥哥的面,炕头下画下你人眉眼。
三天没见哥哥的面,口噙冰糖也不甜。
《你妈生你众人爱》
荞麦开花一穗穗,门前站的是小妹妹。
白泥墙上贴对子,有红似白小妹子。
红是红来白是白,脸蛋蛋好比果子开花。
无花果开花花不见,小妹妹长得弯眉眉眼。
红丹丹嘴唇白蛋蛋脸,黑顶顶头发花毛毛眼。
《无事出东门》
眉儿象弯弓,眼儿水灵灵,
眉眼又扮一个桃花粉,胭脂点口唇。
《白格生生脸脸太阳晒》
白格生生的脸脸太阳晒,巧格灵灵手手掏苦菜。
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赤脚片子你地塄塄上站。
白脸脸坐在高梁地,毛眼眼看人有主意。
巧口口说来毛眼眼照,满口口白牙你对哥哥笑。
《沙梁梁上站了个俏妹妹》
沙梁梁上站了个俏妹妹,惹得(那个)喜鹊满(呀么)满树飞,白(格)生生脸脸柳(呀么)
柳梢眉,双(了)辫辫一(了那个)甩,扭(呀么)扭腿腿(哟号号噢),毛眼望断黄(呀么)黄河水。爱你恨你几回回,几(呀么)几回回。
《谯楼初鼓冬》
谯楼二鼓催,明月入罗帷,换下红绣鞋,宽下五色衣,
卸金钗挑破奴家乌云鬓,秋波送翠眉。
《听见干妹子唱一声》
双扇子门儿单扇扇开,叫一声哥哥你进来。
眉对眉来眼对眼,眼眨毛动弹把言传。
“眉”和“眼”是最能体现情思的所在,在上述的陕北民歌歌词中,透过眉眼,我们能看到清雅真纯的女子的形貌,体会她们的心境。这沿袭了古人用眉眼写女性情感的传统。
欧阳修《诉衷情·眉意》:“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把女子的相思与寸断肝肠用悠长的远山眉表述,眼中结成的愁绪凝结在目际心间,温存感伤。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我们能透过词人眼眉间的婉转波动感受到她的无尽相思和凄苦愁绪。
古诗词里、民间的歌谣和话语里留下了最本真体现民众心意的文本,记录了真实的人和情感。透过陕北民歌,我们看到了黄土地沟沟壑壑里世代生存的人们的生活与热爱。陕北女子如清冽的甘泉般清纯,也如山峁的劲风般爽直,她们的俊俏和美德,至诚的爱与真挚的情思,会一直在民歌的嘹响中被记诵被传唱。
本期,由鲁老师讲讲陕北话中的“眼目儿”。
陕北老话说的“眼目儿”
鲁翰
上边毛,下边毛
中间两颗黑葡萄
这是一个哄娃娃的传统老谜语,谜底不费猜自是眼睛。谜字有两音,孩提时候我们是叫“猜谜谜(mei)”。
人长一双明璨璨的眼睛可是个大造化,本身就是个迷啊。小时候背地里调皮捣蛋挏乱子,死不认帐,大人单就盯住你的眼睛看上一气,眼神若或慌张闪烁,这案便不攻自破了;所谓“眼里头不藏情”哪。
《论神》上就说:“天之神在日,人之神在目。光照万物,舒畅四体。眼明而神清,眼昏则神浊……观人之法,先取其神,次了其形,可辨其贵贱。”
眼是活的,话是死的。可在陕北人的话语箩筐里说眉道眼竟然可以如如流流,“说死说活”。
原本眉是眉,眼是眼,眉与眼就好比檐头跟窑洞,相关倒是,总且别有千秋。可我们陕北人通常习惯于连在一搭里表述,“眉眼”一向特别指代的是五官和脸相。光是眉眼组成的四字熟语多得不胜枚举,譬如类似有俊眉俊眼、乖眉善眼、憋眉饱眼、弯眉瞦眼、喜眉乐眼、笑眉咯眼、舒眉展眼、端眉正眼、扬眉合眼等等。贬义的更多,什嘛愁眉苦脸、恼眉黜眼、哭眉霑眼、吊眉苫眼、灰眉蹙眼、瞅眉剜眼、刁眉溜眼、猴眉狲眼、狼眉狤眼、狼眉魑眼、骚眉剌眼、死眉怯眼、猴眉虱眼、瞎眉蹙眼、红眉赤眼、直眉楞眼、立眉竖眼、鬼眉怪眼、没眉嘿眼、毬眉鼠眼、毬眉悻眼、现眉辱眼、没眉没眼、瞎眉黜眼、瓷眉瞪眼、光眉滑眼、小眉碎眼、蹙眉蹙眼、挤眉弄眼、囋眉睄眼、蛾眉潄眼、麻眉睁眼……分别用来形容好看、喜乐、慈祥、休逸、严肃或者呆滞、暗示、沮丧、狼狈、奸猾、狰狞、窘迫、龌龊、恼怒和凶狠以及眉来眼去的各种眼神眼色等等的面部喜怒变幻的一些个微妙且复杂的颜表和情绪。
像这类结构严整、极富于形具的组词方式,随俗为变,随物应机,应该说完全是随心赋性的陕北人千百年来的生活发现和生命创作,更是古老的黄土地语文从未剥蚀退化的坚硬丰碑。
“远看脸,近看眼,不远不近看眼窝”。眉骨和眼袋之间陷入的“肉钵钵”就是“眼窝”。亚洲人的眼窝普遍平浅,而陕北人大概远缘基因的关系眼窝稍微深陷一点,长延延的眼睫毛衬托出烁剌剌的眼神,似乎耐看了三分。这样不少时候干脆不说眼睑、不道眼眸,就笼统地拿“眼窝”来表示眼睛。因此上形容眼窝“深堕堕(hui)吤”、“水圪粼粼”、“花圪擞擞”、“毛圪楚楚”、“毛圪闪闪”、“眼里会说话”……
古代就有把好看的眼窝形容为“瞐(mò)”,《玉篇》云美目也,又《类篇》指目深也。或因讹音,或熨贴乡情,在陕北大家伙一色就说“毛眼眼”,“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一对对毛眼眼照哥哥。”而瞳孔是说“眼圐子”,瞳仁说“眼唲(wa)儿”,睫毛是“眼奓毛”,眼跟前说“眼眫”、“眼湄湄”,“眼眵”是叫“眼胶屎”。
描状各色眼相依旧花般彩样,口角春风。譬如秀目善睐就有龙眼、虎眼、丹凤眼、桃花眼、鱼儿眼、燕儿眼、杏壳壳眼、榆叶叶眼等,而贬义的有牛眼、老鼠眼、蛤蟆眼、鹞子眼、死鱼眼、死羊儿眼等,凡这些眼型的命名大都用的是打比方的法儿,也有直观表述像如黑豆豆眼、圪矇矇眼、水泡子眼、圪泡泡眼、细长长眼、薄花眼、薄光眼、糇眼眼、吊梢眼、弯勾勾眼、三棱子眼、厚棱子眼、翻眼儿、眨眼儿、立眼子、瞟眼子、突眼子等等。“眼大漏神,刷锅漏盆”,“龙眼生来豪气长,凤眼一双爱君郎,蛇眼好色寿不长。”“一眼看富贵,两眼看生死”……总之,话言话语间总至于倾向性地流露和隐含着美丑清浊、顺舛吉凶的对应。
看东西敏锐是说“眼尖”;辨识力差叫“眼拙”;极易动情是“眼软”,内心刚毅冷峻,难以被情感左右说“眼硬”。“眼到脑门心上长着了”指的是瞧不起人的“眼高”;看不上毫厘零碎说“眼大”,反之,则“眼没麻子大”般的“眼小”。看得久长冗沓以致审美厌烦是说“眼饱”。耀眼、夺目说“打眼”。晃眼、别扭、不顺眼、尴尬丢人,说“扎眼”、“捩眼”、“日眼”或“怪扎獠眼”。能够看见常人看不见的细微之处或神秘莫测之物往往说“眼残”、“眼毒”。羡慕、嫉妒的“红眼病”说“眼红”;牵心、关切说“眼热”;稀罕好看,艳丽夺目,如此的感受叫“眼喜”;而上眼、喜欢、亲热、赏心悦目是说“眼明”。引不起人注目和重视说“不起眼”;不识眉高眼低、不知趣儿说“没眼色”。见机行事、灵动激活的人称“活眼眼”。
而眼病都说“害眼”。眼盲一般都说瞎(ha),例如“瞎眼蔽魄”。近视眼是说“近觑觑”,内斜视斗鸡眼是叫“对眼子”,眼神不端正是说“二五眼”,眼皮耷拉叫“苫眼儿”,角膜炎叫“沙眼儿”,青光眼是叫“青矇”,先天性白内障说“萝卜花”,眼里钻进灰尘纤物叫“打眼坌儿”,眼睑炎说”起眼疥”,夜视眼叫“夜眼子”,眼花也说“老花眼”。
陕北话里涉及眼的古老俗话那也是活脱巧致,精彩纷呈。“眨眼放屁”是指时辰瞬息之间。走眼,没眼里谑说“吃蒜眼”。“眼头见识”是会观颜察色。“眼泪不干”,悲伤戚然持续。“点眼就泛”,原义为投石漾涟漪,这里说递个眼色便心领神会的伶俐。用眼神引诱勾搭说“溜眼子”。“眼里有水”是指具有一定的判断力和见识。“满眼顾相”是说四面环顾。“(sa)也不一眼”表示不屑一顾。“黑眼钉心”意同恨之入骨;“掇眼窝见不得”,彻根子看不上,万分厌恶。“眼圈花里打转转”,指忍哭噙泪的样子。“头不抬,眼不睁”,形容专注凝神。“四十四,眼长刺”,说的是老眼昏花的大致年限。“马王爷长三只眼”是不信邪的呛叉话。“充眼花儿”和“活人眼里擩捶头”,讽刺乱中取利、混水摸鱼之人。“眼也不眨一下”,表示傲慢或意志坚定。“睁只眼闭只眼”是表示迁就,姑且或人浮于事。“睁眼跳黄河”说的是明知道没好结果还要自寻绝路。“人不长前后眼”和“人长前后眼,富贵一千年”,喟叹人没有先知先觉的眼见。还有譬如“眼就是杆秤”“眼不见,心不烦。”“眼里揉不里盍ke沙子”“睁眼说瞎话”“眼不见为干净”“不识个眉高眼低”“眼过十遍,不如手过一遍。”“宁叫眼晴流脓,不叫嘴里受穷。”“眼里看得破,肚里忍不过。”“眼瞎(ha)着嘞,心活着嘞。”“俊女要月地照,古董要白日瞅。”“瞌睡要眼里过嘞”等等都是涵义自明的俗话。而“陕北的眼窝也数你嘞!”,应该算是揶揄和反讽意味十足的一句口话了。
若干表现视觉行为方面的动词,所听闻的就是看、见、望、照、瞧、眊、瞅、眊瞅、眊视、眊睃(suo)、巡睃、踅(xue)探、瞅睨、顾瞻、顾览、瞟、瞥、瞪、盯、瞄、睄、眦等。
耳熟能详的还是“看”。看客、受看、高看、看情况、看红火、看八字、看笑耻、另眼看、看不起、看走眼、看媳妇子、看西洋镜、
看门照户、看家本事、看下坡儿、看不过眼、看不上眼、看样儿和样儿、看人下菜、打狗看主家、看天气餷凉粉、远看一枝花,近看旱蛤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三间房子当间半看嘞?看人看心,听话听音、看景不如听景、这山看见那山高、女人看头,男人看脚、看狐子也不是那‘养爷精’、不看家里的宝,就看门前的草……
用“见”也寻常,譬如寻见、照见、遇见、碰见、睄见、瞟见、眊睃见、经见以至于梦见。见天,见话,只见,见鬼,中见人,见高低,寻短见,见人衣裳,见风就长,见缝下蛆,梦见周公,开口见心,“不跟旁人一般见识”,“光听打雷,不见下雨”,“眼不见,笑一面”,“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面面容易啦话话难”……
另外,少数几个“目”作偏旁、表述视觉意义的词语,在现代汉语已然几近式微锈死,竟然照例复活在陕北人漫不经心的唇齿间。譬如,(sa),照望。瞋chēn眼,瞪眼。眦睚(ciya)是指怒目仇视。《红楼梦》就有这个词,“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觌(di)面”,是指迎面碰见;躲闪不及那是“觌得面子上嘞”。“眊mao视”原指视线范围内,“……半个月眊了妹妹十五回”,今意引申为情况熟悉,“这家邻家我们眊视上了”。“乜(mian)乜盷(xian)盷,贼汉爷爷。”乜是斜视,盷为转眼珠儿。还有呆瞝瞝(chī)、愕眈眈、神眫眫(ban)、直矎矎(xuān)、目圪眗眗(jv)……这些词一出口就知道很上年份了。
说眼多是口话,目则无疑属于书面语,除了“眉目”“耳目”“账目”“刮目相看”等几个常用的词,陕北人嘴里很少言目道目;令人异样的是居然把眼与目一并捆绑着表述,称之为“眼目”。视力差称“眼目儿不好”,没眼力说“没眼目儿”,若有预见远见甚至境界,那是“好眼目儿”,“眼目儿宽滔”,“眼目高着嘞”。这样“分义合述”,雅俗杂糅的奇特的组词结构,应该在汉语学圐圙里也算奇葩了。
尤其了得的是,陕北人特殊的“视觉”又不仅仅局限于使唤眼睛,例如注意、端详、约莫、度duo把、猜怀、相断、划估、和相情等不动神色“看见”,那可是“心里点盏儿灯”。
不由得记得八十年代初,陕北绥德县吉镇地皮上横空出世了一个名字叫郑翔玲的“神眼姑娘”,当时无论是官方报刊电台还是小道传闻,一致报道她可以精准透视人五脏六腑的特异功能。后来被队伍特招进修,几十年救人无数,举世罕见,一个从小揽草的女子已然成了功德不凡的名医。而她自身的神异至今现代医学理论不解其谜呢。
“浮生多被眼睛瞒”。陕北人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绝地天通,安然若素。“穷看命,富看运,福报看德性”,一边祈祷“上苍有眼”,一边顿悟“清水河看到底”的人生真谛,就这样“眼明不如心明”,朴素地、超脱地徉徜行走,笑看世事。
闭眼想想,陕北人的“眼目儿”就像漫漫昏冥中那道禅慧光谱,照耀和慰藉着高原上一切的愀悲寒苦和生生不息的梦想。
作者简介:
鲁翰,本名高志峰,号踏歌而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生人,籍贯陕北米脂老城,中学高级语文教师,从事教书、作文、文艺批评及陕北小地域人文研究等。陕西省作协会员、榆林市有突出贡献专家,榆林市九三学社社员,米脂县政协委员,县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长,《米》杂志主要策动人之一,曾任《盘龙山》杂志执行主编。
个人散文集《静谧燃烧》、诗集《湛蓝之蓝》、古典诗词集《林籁泉韵》、信天游实验作品集《信天问谣》、抒情诗集《芷为伊人》以及批评集《众人是圣人》曾分别由中国文联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文化出版社、北京时代书局出版、中国图书文化出版社和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公开发表二百万余字各类文学作品,作品及人物记述入辑数种选本;另编辑文本若干,其中主编的《米脂古代诗词读本》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其陕北方言系列随笔《口喋莲花》,若干篇什,荣登今日头条8次。
陕〡北〡民〡歌
打造专业的陕北民歌社群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陕北民歌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合作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