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不怕霜降雨,就怕霜降晴,九月初十霜降
TUhjnbcbe - 2025/1/22 22:21:00

“不怕霜降雨,就怕霜降晴”,九月初十霜降,晴天有啥说法?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时间过得真快,还没有享受到秋天的清凉味道,秋天里的最后一个节日霜降节气已经来临了。

当然对于霜降节气,很多年轻人并不觉得什么,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公历的日子,毕竟都是以公历日子是发工资的。但是在农村老人眼里里,霜降节气却是那么的重要,因为农村农民都是靠“种地吃饭”的,因此在霜降这一天,是否下霜还是晴天,都关系着庄稼的丰收。

而今年的霜降节气和去年相比自然是不一般的,因为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九月初十则是霜降,并呈现出“重阳连霜降”的情况。也正是如此,有了这样一句俗语存在:“不怕霜降雨,就怕霜降晴”,那么这句话是啥意思,有没有道理呢?我来说一下:

今年霜降不一般:

“枯草霜花白,寒窗月影新。惊鸦时绕树,吠犬远随人。出仕谗销骨,归耕病满身。世间输坏衲,切莫劝冠巾。”

这是宋朝诗人陆游,写的关于《霜月》的一首诗,当然在这首诗句中,记载了对于霜降节气这一天的悲凉。

毕竟过了霜降,也就意味着寒气的开始,而随着初霜出现,在秋天里出现了第一次的“菊花霜”。

当然对于霜降的特点,元代文人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将霜降后的15天分为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

二候草木黄落,

三候蛰虫咸俯。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霜降节气的第1~5天,森林里的豺狗开始大量捕捉小动物,并把还没有吃完的猎物摆在地面上,就像是祭祀兽神一般。

到了霜降节气的第5~10天,秋天一片肃杀之气,原本春夏时期的绿油油的草木,也因为霜的降落而变的枯黄。

而为霜降节气的第10~15天,过冬的一些虫子,也感受到了霜降的寒冷之意,并卧伏于土中,或者洞穴之中,准备进行冬眠,以度过寒冷的冬天。

所以来说,这物候现象也充分说明了霜降节气的气候特点。

那么今年的霜降都有什么特点呢:

按照干支纪年来说,今年霜降的交节时间是:癸卯年,壬戌月,乙卯日,丙子时。并于凌晨零点二十分三十九秒“交节”,可以说属于早霜降。

按照五行来说,壬为水,戌为土,乙为木,卯位木,丙为火,子为水。但是子时水气旺,所以今年霜降交子时,也就意味着今年的寒冷之气会早些到来。

在五行中,秋天为金,霜降这一天又是乙卯日,而乙卯为木,又为春天,所以今年霜降这一天的特点就是“金木相对”,在两种力量的争斗下,这一天也是民间里的“废日”。

对于“废日”来说,这五行之气是比较混杂的,同时霜降的交节时间是“丙子时”,又属于“空时”,因此在“废日空时”的相互作用下,在霜降这一天原本有霜的这一天,此时气场变的混乱,不会出现霜降,所以这也不符合正常霜降的气候特点。

当然对于霜降这一天下霜不下霜,俗语是这样说的:

“霜降见霜,米烂陈仓”;“霜降无霜,来岁饥荒”;“霜降不见霜,来年都成空”;“霜重见晴天,露重太阳红”。

由此来说,我们老祖宗对于霜降这一天的特点还是有一些俗语说法的,也是有智慧的。

不怕霜降雨,就怕霜降晴”的意思:

古人云: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

所以霜降节气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而俗话的“霜降杀百草”自然也是一个道理。

当然根据老祖宗的说法,由于今年霜降“废日空时”,交节又在丙子时,因此在无霜的情况下,这一天也是很容易下雨的。但是在民间里认为“不怕霜降雨,就怕霜降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

第一,“霜降下雨连阴雨,霜降不下一冬干”。

“一冬干”,很好理解,意思是说整个冬天会保持持续干旱的情况发生。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在霜降节气这一天出现雨水的现象,这就预示着在以后的日子里,会出现连阴雨。如果在霜降这一天出现晴天,这也预示着整个冬天会有干旱的现象发生。

我们都知道,进入冬天以后,冬小麦是非常需要雨水的,下雨特别有利于庄稼生长,而且还会对明年的庄稼长势,提供一些必要的地利条件,也有利于春季的耕种。但是如果这个冬天不下雨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导致冬季雨雪量变少,这样小麦也就减产了。

所以来说,霜降这一天是否下雨晴天,这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则是非常的重要。

第二,“霜降有雨,开春雨水多;霜降无雨,冬春旱”。

对于农民们来说,想要庄稼的丰收,特别是冬小麦的丰收,必须在冬春季节有充足的雨水才行。当然冬天下雨对于庄稼来说有几个好处:

①,冬天下雨、下雪多可以冻坏土壤里的害虫卵,有利于减少地害发生。

②,冬天下雪,可以让麦子获得“三层被”,这样小麦可以得到庄稼的滋润,有利于来年庄稼的丰收。

③,该冷不冷,不是好年成。所以冬天下雪降温,可以减少来年“倒春寒”的发生,可减少春季疾病的发生。

总之来说,冬季寒冷,下雪是一个好的现象。

而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如果在霜降这一天下雨,那么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其降水量就会比较多,因为“春雨贵如油”的原因,对于农业生产有非常大的帮助。

同样来说,如果在霜降这一天不下雨,那么到了冬季,就是一个干旱的天气,这样不利于庄稼的正常生长。所以霜降下雨对于庄稼来说自然是有好处的。

写在最后:

其实一些农谚也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对于古时候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自然是有一些意义的。但是到了现在,我们科学非常发达,所以一些农谚已经过时,但是还是有一些实际指导意义在里面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怕霜降雨,就怕霜降晴,九月初十霜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