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霜降来哉苏州人你的保温杯准备好了么
TUhjnbcbe - 2025/1/19 19:07:00

最近这个时节走在苏州的大街上,会出现这样的“奇异”景象:

穿短袖的有,穿长袖的有,要是穿毛衣走在路上,也不觉得奇怪,甚至有人跟我调侃,在路上还碰到穿羽绒服的人……反正就是一到十月份中下旬,到了霜降,大家就不知道该怎么穿衣服了。

虽然说,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但实际上,苏州人才觉得秋天真的来了。俗话说:“霜降杀百草”,临近霜降,就会开始降温,一夜醒来,会忽然觉得嗓子干干的,身上凉飕飕的。

其实“霜降”不是表示要降霜了,而只是说天气要越来越冷,冷空气也会变得越来越频繁,说到底,不是人们认为的“真正的”秋天来了,而是预示着冬天要到了。

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老苏州也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精致的苏州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进补机会,给自己贴贴“秋膘”。

“霜降不摘柿,硬柿变软柿。”霜降来临之时,市场上,红红的、软塌塌的柿子就上市了。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

实际上,吃柿子还真的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不容易感冒呢。“柿叶翻红霜景秋”,在过去,苏州人家的院子里,都会种上一棵柿子树,一到霜降,满树通红,让人大老远看了就忍不住咽口水。

同样是红,苏州本地的“洞庭红”则更是点缀水墨江南的那一抹鲜嫩。

所谓“洞庭红”,其实说的就是苏州太湖东西山产的多种橘子的统称,早在唐代就光荣地被称为贡品,是地方孝敬皇帝和他的一大家子的好东西。

据说当年白居易在苏州做刺史的时候,年年要来洞庭东西山,亲自挑选每一筐上贡进京的橘子。而同样做过苏州刺史的韦应物也写过“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的诗句,说的就是东西山的橘子。

这诗句太美了,甚至在拙政园里都有一个“待霜亭”,成为这个苏州排行第一的园林最美的秋景。难怪当年李少红拍《橘子红了》的时候,要特意在东山取景,“万绿丛中点点红”,如此盛景怎能不让人为之动容?

霜降时节除了柿子、柑橘、梨子、石榴处处可见,白萝卜也是最常被摆到砧板上的时令食材。

苏州人喜欢拿白萝卜来熬汤。“十月萝卜赛人参”,白萝卜和鸭子一起炖成一锅浓浓的老鸭萝卜汤,又或是和猪蹄一起熬成猪骨汤,都是极好的抗寒、滋补的佳肴。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

1
查看完整版本: 霜降来哉苏州人你的保温杯准备好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