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也就是农历的九月初三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于每年的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
寒露是深秋的一个节令,进入寒露,气温逐渐下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日带寒意,故名“寒露”。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
在物候上寒露有三候,古人把一个节气十五天划分为三候,一候五天,来反映其物候特征,一候:鸿雁来宾,就是说鸿雁像宾客而至,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二候:雀入大水为蛤,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蛤蜊是雀鸟变成的。当然,雀鸟变成蛤蜊是不可能的事,只不过反映了此时的物候现象。三候:菊有黄花,就是说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在我国北部地区,寒露节气的到来,秋季作物已成熟收获,正是种植冬小麦的有利时机。天气变化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寒露这天下雨好还是晴天好,有什么预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寒露晴天冬雪少,春雨多
在我国北部一些地区流传有这句农谚,意思就是说,如果在寒露节气这天是晴天,那么在冬季的时候降雪就比较少,而在春季的时候降雨比较充足。这是古人根据长期的观察总结出来的经验,准确性还是比较高的。寒露这天晴天,农民也会担忧,因为瑞雪兆丰年,而冬季雨雪少,不利于冬小麦的生长。
寒露无雨,百日无霜
这句谚语流传于南方部分地区,意思就是说,在寒露节气的时候如果不下雨,那么后面相当长一段时间也不会出现霜降天气。如果早上有霜,那么就会是大晴天。而在阴雨天就不会见到打霜的情况。意思就是说寒露没有下雨,后面就会以阴雨天气为主。
寒露多雨水,春季无大水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寒露时节下雨,雨水比较多的话,到了春天正好相反,却是相对干旱,不会有大的雨水出现。
寒露雨风,清明晴风
意思就是说如果寒露节气这天出现连风带雨、风雨交加的天气,那么往往预示着明年清明时节,天气晴朗,阳光高照,雨水较少。但是,却是春风徐徐,非常干燥。
寒露若逢下雨天,正二月里雨涟涟
意思就是说如果在寒露节气这天下雨了,那么到正月和二月份的时候雨水就比较充足。
当然了,俗语都有一定的区域性和局限性,不能一概而论,无论是农作物的种类,还是气候,南北差异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