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竹城早晨的气温真的低了,起床变成了一件格外困难的事。前两天参加“双十一”预售活动的小伙伴们,第二天起床挣扎了多久才成功呢?
本周,由于天气晴好,缺了云层这个保温被,竹城的气温可以用“大起大落”来形容了。每天早晨凉飕飕的感觉骗不了人,而随着太阳公公的登场,气温又开始“蹭蹭”上升,几乎每天的最大温差都能达到10℃左右,大家要注意及时增添衣物,秋装也可以越穿越厚了。
受到高空槽东移的影响,本周二晚上开始,竹城云系逐步增多,周三上午便迎来了一次小雨过程,不过这雨结束得也快,当天中午就开始退去,转为阴到多云的天气。到了周四,阳光重返竹城天气舞台,之后大家就会迎来一连串的晴天了,非常适合开展登山、踏秋、赏花等户外活动。
本周后半段,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当然这些晴朗好天气是冷空气帮着打下的“江山”,所以降温是必不可少了,不过主要体现在最低温上。明天早晨最低温可能降至7℃甚至更低,白天最高温度在18℃左右,变化不太大。周日温度稍有上升,在9-21℃。总体来说,预计今年10月下旬晴多雨少,降水会显著偏少,气温接近常年,农业上还需采取一些应对措施。
今日是霜降节气,光听名字就感觉凉飕飕的。不过,节气是按照黄河流域的天气标准设立的,所以对于竹城而言,天气整体的变化节奏要比节气稍微晚一拍。但毕竟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了,进入霜降后,还是会明显变凉,秋意也会愈加浓重。
俗话讲“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也有很多朋友会把霜降和降霜联系到一起,其实霜降节气反映的是昼夜温差变化较大、秋燥明显、天气渐渐变冷的气候特征,并不表示进入这个节气就会降霜,两者不是同一概念。
对于霜降节气,我们国家还是有不少习俗的,谈天说地君简单做了整理,与大家分享:
吃柿子
霜降时节吃红柿子,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有些地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也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总之,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总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
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古人眼里,菊花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被认为是“延寿客”、不老草。所以每到霜降时节,很多地方都会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喜爱。
登高远眺
古时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九月节,寒露、霜降、重阳到。登高能使人的肺通气量和肺活量明显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达到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目的,而且登高还可以培养人的意志,陶冶情操。
进补
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讲法。霜降时节,天气越发寒冷,民间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们认为“秋补”比“冬补”更要紧。因此,霜降时节,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食俗。
以上都是比较容易达成的“霜降成就”,若有机会,不妨也效仿一回古人,好好度过这个秋天里最后一个节气吧,毕竟下一个节气,可就是立冬了。
来源:安吉新闻网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