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谜语说:“两头尖尖,肚儿圆圆,脾气不小,内藏元宝”;也许很多人都能猜到,这句谜语的谜底是豌豆;豌豆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小粗粮作物,也是很多农民喜欢种植的一种菜粮型作物;因为除了豌豆的果实可以作为粗粮食用之外,豌豆的嫩叶、嫩稍、嫩荚也可作为时令鲜蔬食用;并且,豌豆的营养价值很高,它的维生素含量在所有鲜豆中位居榜首,常食豌豆有润泽肌肤、亮丽容颜的作用与功效;因此,豌豆深受一部分人群喜爱。
豌豆是一种春播一年生,或秋播越年生攀援型草本植物,性喜冷凉气候,不耐酷热,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它的幼苗能耐零下五度左右的低温,也能在冰雪覆盖下生存,常作越冬作物栽培;故此,豌豆除了有毕豆、麦豌豆的别名之外;它还有小寒豆、雪豆的地域称谓;小寒豆和雪豆称谓的由来,都是源自于其具有较强的耐寒性;民间有俗语说:“豌豆喝了四季水,荚荚角角结成堆”;俗语的意思是,豌豆是一种生育周期可跨越四季的植物;因为它常在深秋播种、在冬季越冬、在春深处开花结荚、在初夏时成熟采收。
虽然民间有“寒露至霜降,豌豆在坡上”的农谚说法;但霜降刚过,立冬刚至,当下还可播种越冬豌豆;我身处农村,我能在当下乡间见到不少乡亲正在田埂地头忙碌播种越冬豌豆;不过,这段时间,也有不止一位农友向我咨询,问我越冬豌豆怎么种才能优质高产?其实,豌豆是一种性情比较“泼实”的植物,也是一种对播种技术要求不高的植物;在种植豌豆时,别把种植过程搞得过于复杂,只要在播种环节上把握住五个“不要”,种出优质高产的豌豆不算难;下面,我根据多年种植越冬豌豆积累的经验,来给大家俩聊一聊,我是如何用五个“不要”,种出丰产豌豆的。
不要种晚了
豌豆是一种长日照作物,喜欢冷凉湿润气候;种子可以在5度环境中发芽,但发芽速度迟缓、芽势不强;豌豆种子在15度至20度的环境中发芽迅速,芽势较旺,出苗速度也较快;豌豆的幼苗,适宜在12度至18度环境中生长;从豌豆种子对适温发芽要求与幼苗适温生长要求的条件来看,秋季中的寒露至霜降期间的气候条件,能够基本满足豌豆种子的适温发芽要求和幼苗阶段的适温生长要求。
所以,秋播的越冬豌豆一般将寒露和霜降作为其适播期;故此,民间才有“寒露至霜降,豌豆在坡上;寒露霜降、麦豆种上”的谚语说法;谚语中的豆,也指的是豌豆;不过,越冬豌豆不宜播种的过早或过晚;播种过早,豌豆冬前生长量较大,茎叶生长旺盛,会造成豌豆在冬前生长的分枝嫩芽较多,在遇到冰雪或寒潮的情况下,这些娇嫩的豌豆嫩稍有可能会被冻死,不利于豌豆幼苗安全越跨越冬季。
如果豌豆播种的过迟,会造成豌豆冬前生长量较小,根系和幼苗没有得到良好的发育,抗性能力没有得到充分提升,也会给豌豆幼苗带来不耐低温、不耐霜冻、易被冻蔫或冻死的隐患;而且,播种过迟,会压缩豌豆的生育周期,还会给豌豆造成次春抽蔓晚、开花迟、结荚少、产量低等降质抑产的问题;比如,将越冬豌豆推迟到立冬之后播种,民间就有农谚“小雪种豌豆,到老不成荚”的警示性经验提醒;意思是,立冬之后种豌豆收成不高;所以,越冬豌豆不要种晚了,尽量赶在立冬前后尽早将其播下。
不要沃土良田
豌豆是一种适应性较强,对根际土壤环境不挑剔,对土壤土质条件要求不高的植物,它能在大部分土壤中生存和生长;即便将它种植在土壤贫瘠、养分匮乏的边角之地,甚至将它种到塘渠周边、乡道两旁、菜园篱下、瓦砾之间、荒芜之地里,豌豆也能正常生长并结出丰硕果实;故此,民间流传着“豌豆不择地,瘦坡结好籽”的农谚说法;谚语中的“瘦坡”,是指土壤营养匮乏的高亢之地;由此可见,种豌豆不必择取沃土良田,不必要精耕细整,也不必刻意足施底肥;何况,将豌豆种植在土层深厚肥沃、土壤疏松通透的种植地里,虽然理论上可促成豌豆长势旺盛,但事实上豌豆未必一定能优质高产。
这是因为豌豆也是一种具备根瘤特征的植物,它能通过茎叶上面的毛孔和新陈代谢器官,将空气中的分子态氮素转化成氮素化合物,然后再将自己制造的这些氮素化合物固定在根瘤中;即便豌豆在根际土壤中,不能汲取到充足的用于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豌豆还可靠根瘤中制造和贮存的营养物质,促成豌豆保持正常长势;因此,种豌豆不必择取沃土良田,不必足施底肥,即便将它种植到贫瘠之地,豌豆靠根瘤提供的营养物质,也能开枝散叶开花结荚,也能茎叶青青硕果累累。
而且,豌豆是一种直根系植物,它的直根入土较深,直根入土可达1至2米左右;一般情况下,豌豆在播种后7天左右,也就是第一片真叶舒展时,其主根长度可达6至8厘米左右;豌豆的侧根和毛细根也比较发达和强壮,一般情况下,豌豆播种约14天时,其主根上可滋生出十几条侧根和大量毛根;有研究成果表明,豌豆在生育期内,会保持较强的根系吸收能力,其根系对土壤中的部分难溶无机物质的转化能力也很强大;它除了能通过茎叶间空气中的分子态氮素固定在根瘤中,其入土较深较广的根群和较强的根系吸收能力及营养转化能力,也能在较深较广的根际土壤范围内,汲取到丰富的水分与养分;所以,种豌豆不必足施底肥,豌豆也能生长良好。
此外,豌豆是一种高蔓植物,它的蔓高一般可达30厘米至厘米左右;不过,豌豆的蔓体较细,韧性不高;且豌豆的分枝较多、结荚数量众多;在较强风雨、以及土壤较为疏松的情况下,豌豆的蔓体不能承受枝繁叶茂与蒴果累累的自重,而发生倒伏、或茎折与断根现象;而且,豌豆之所以能在“憋屈”环境中生存,是因为豌豆能在低劣的环境中锤炼出较强的抗性能力;如果为豌豆提供的生存生长环境过于优越,这会致其滋生出抗逆惰性,会给豌豆带来旺长、病虫害增多、落花落荚、以及荚果不实的降质抑产问题;故此,种豌豆,如果非必须,可以不翻地整地,可以直接将豌豆播种到较硬的土壤里。
不要重茬种植
尽管豌豆的生命力顽强、适应能力较强、抗性能力也较强,但豌豆也有它其生理习性上的弱点;比如,豌豆也是一种不耐重茬、不宜连作的植物;在种植豌豆时,应避免重茬种植豌豆,也不宜将豌豆种植在其它豆类作物的后茬田地里;这是因为豌豆是一种根瘤植物,它在前茬收获后,会将根瘤遗留在田地里;如果豌豆的根瘤在土壤中大量富集,在时间与土壤水分的作用下,遗留的豌豆根瘤会释放出一种有机酸物质。
这种有机酸虽然在根内对当茬豌豆的生长发育有帮助,但会对根外的下茬豌豆生长发育产生生理抑制作用;会给下茬豌豆埋下长势不良、生长缓慢、苗弱苗黄、病虫害增多、萎苗死棵、花少荚少、落花落荚、荚果不实、秕粒增多等降质抑产的隐患;故此,民间有“豌豆能肥田,只能种一年”的农谚说法;综上所述,种豌豆应避免重茬种植;最好与禾谷类、瓜果蔬类、葱蒜类作物建立科学规范的轮作机制。
不要少了草木灰
种豌豆,虽然可以不施入氮肥和粪肥,但不能不施入草木灰;因为民间有谚语强调说:“豌豆不要粪,只要灰里拌”;我们在前面多次提到,豌豆有固氮能力,它不需要增施氮肥也能满足茎叶生长与开花结实对氮素的基本需求;但豌豆的开花结荚,不仅需要氮素参与生理生长,也迫切需要磷钾钙等功能元素开展生殖转化和参与生殖生长行为;在工业功能肥料和化学复合肥未出现之前,人们开展农业生产,多采用增施草木灰的方式给植物补充磷钾物质。
这主要源自于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其钾含量约占总物质的6%至12%的作用;草木灰中含量次之的是有机磷,含量约占总物质的3%左右;而且,草木灰中还含有豌豆生长发育所需的钙、铁、镁、铜、锌、硼、钼等矿质营养元素;凡是植物所含的矿质元素,草木灰中几乎都含有;由此可见,草木灰不仅是一种钾含量很高的天然钾肥;它还是一种营养全面、功能齐全的天然有机肥。
用草木灰种豌豆,不仅可以满足豌豆开花结荚对磷钾物质的大量迫切之需;草木灰中所含的其它矿质营养元素,对提升豌豆的苗情长势、产量品质也大有帮助;所以说,种豌豆可以不施入氮肥粪肥,但不能不施草木灰;在点播豌豆时,只要将草木灰撒施到种子周围,然后覆土种子即可。
不要播种的过深过浅
豌豆是一种发芽迅速和出苗速度相对较快的植物,在适温范围内,豌豆播后两至三天即可发芽,约4至5天即可破土出苗;不过,播种过深过浅会影响豌豆的发芽速度和出苗质量;比如豌豆播种过深,会给豌豆种芽带来顶土压力,会延长豌豆的出苗时间;特别是在晚秋冬前播种的豌豆,温度越来越远走低,气候条件会越来越远离种子的适温发芽范围;在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下,播深的豌豆除了会延长其出苗时间之外,还会给种子带来烂种粉种不出苗的可能;所以,秋播的越冬豌豆不宜播种的过深。
但是,豌豆也不宜播种过浅;豌豆播浅了,其根系会分布在较浅耕层内,在土壤封冻后,土壤冻层会冻坏豌豆幼苗的根系组织;而且,豌豆播浅了,种芽会带壳出苗,不利于子叶正常舒展;故此,豌豆也不宜播种过浅;在播种时,应保持播种深度基本深浅一致,这对提升豌豆出苗整齐度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秋播的越冬豌豆播种5厘米深度即可。
概述
豌豆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小杂粮作物,也是很多人非常喜欢食用的一种绿叶鲜蔬;豌豆即可春播,也可秋播越冬种植;当下这个季节,虽过霜降,但立冬刚至,还能播种越冬豌豆;不过,有部分农友不知道怎样种越冬豌豆,才能利其优质高产?其实,豌豆是一种对播种技术要求不高的植物;而且,豌豆还是一种生命力顽强、适应能力较强、不择土壤较耐贫瘠的植物;在种越冬豌豆时,不要播种过晚、不择良田沃土、不要重茬种植、不要少了草灰、不要播种的过深过浅,豌豆丰产来日可期;只要把握住上述五个“不要”,种豌豆可以不用深翻细整、可以不采用繁琐的播种细节,也能种出高产优收的豌豆。
#金秋图文动态创作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