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月份以后,天气一天冷过一天,偶遇一场秋雨,更是携裹着刺骨的寒风,提醒着人们,做好将要入冬的准备。随着寒冷的加深,霜降到了,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由秋天进入冬天的转折点,霜降时节最大的特点就是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秋燥加重。常言道:“霜降杀百草”,就是形容霜降之后,万物萧条,树木都失去了生机。
霜降不是降霜
每到天气寒冷,昼夜温差大的时候,就会形成霜,所以古人把这个时期用“霜降”命名。很多人经常会以为,霜降就是降霜,其实不然。霜降时节我们看到的霜花,是由于地表水气遇到了昼夜温差大的气候,受冷空气的影响凝结成的,并不是天上降下来的。所以霜降就是降霜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冬补不如霜补
受霜降时节,秋燥明显,昼夜温差大的影响,霜降时节的进补是很有讲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霜降进补讲究“外御寒,内清热”,霜降的传统进补活动是“吃柿子”、“煲羊汤”,因秋令属金,脾胃为后天之本,所以此时宜平补,尤其应健脾养胃,以养后天。
霜降重阳,登高赏菊
经常登高能够能够增加人们的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所以每到秋冬时期,人们格外的喜欢登高远眺,寒露、霜降和重阳,都有登高的习俗。除了登高以外,赏菊也是这时节人们的最爱。古代的很多文人雅士都曾留下脍炙人口的登高与赏菊的诗篇。元稹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和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都能看出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之情。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和李白的“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也体现了人们忧愁苦闷之时,通过登高望远,以舒心中郁结之气的情结。
霜降来临,冬季将至,无论是御寒进补,还是登高抒情,都是为了更好地保重自己,茫茫天地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追求,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心态。寒冬马上就要来了,希望大家无论是为家人,还是为自己,都保重身体,以图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