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这才刚刚过去没几天,我们河北廊坊这边早晚的天气已经确确实实地凉了起来,真是应景了那句“过了八月十五,家家关门闭户”的农谚性说法!其实,想想这也比较符合常理,毕竟节气马上就要进入寒露了。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10月8日,也就是明天午夜之前的21点15分23秒那一刻,年的寒露节气将会正式交节,登场亮相,开启15天的行程。
说到寒露,“寒露无雨,百日无霜”作为一句耳熟能详的谚语,想必大家也都听说过。不过,“寒露无雨,百日无霜”虽然耳熟能详,但不少人可能始终都对其理解错了。不用说也会有人打心里认定,这句谚语是想告诉我们大家,倘若寒露交节的当天晴天无雨,也就预示着接下来的冬天很有可能将会是一个暖冬。
网上搜索可知,将农谚“寒露无雨,百日无霜”解释成预示“暖冬”的自媒体说法,几乎也可以说是铺天盖地,相当地风行。只是这样的说法,与专业网站“天气网”对于农谚“寒露无雨,百日无霜”的解释,根本就是风马牛一点也不相及的。
年9月28日,天气网在其发布的《寒露下雨有什么说法,寒露下雨好还是不下雨好》的文章中,对农谚“寒露无雨,百日无霜”曾经给出过专门的解释,说是“寒露无雨,百日无霜”的意思是说,在寒露节气的时候老天要是没有下雨,那么后面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也不会出现霜降天气。
当时的天气网给出的理由是:“我们知道,早上如果有打霜,那么就会是大晴天。而在阴雨天就不会见到打霜的情况。”
假如我们结合“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露”的农谚性说法去考量,也就不得不说,天气网关于“寒露无雨,百日无霜”所给出的解释,相比于一众自媒体自顾自地把“寒露无雨,百日无霜”说成是预示“暖冬”的释义,相对来说还是更靠谱的。
所以,天气网在当年的那篇文章中坚定地认为:农谚“寒露无雨,百日无霜”,其背后的意思是说寒露没有下雨,后面就会以阴雨天气为主。
事实上,民间谚语中的确也有“寒露天若雨,冬季雨水少;寒露天无雨,冬季雨水多”的说法,意思无非就是想要提示我们,寒露节气交节的当天如若下雨了,则接下来的冬天有雨或有雪的日子相对就会比较少一些。反之,如果寒露节气交节的那天晴天而无雨光临的话,也就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未来的冬季会有相对比较多的降雨或降雪的时日,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从科学道理上说,尽管寒露与霜降之后“气温逐渐下降,天气日渐寒冷”是多地会呈现的一种大趋势,但具体到某一个地方是不是可以成霜来讲,也是绝对离不开两个必要条件的。无论什么地方的地面物体上,要想在寒露与霜降之后的晚间里结出霜来,一方面需要空气中必须含有比较多的水气,另一方面还需要地面上必须有表面达到零度以下的草木等物体存在。过饱和的水气和确保水气凝华的低温是打霜必不可少的两个先决条件。
依照气候规律,寒露或霜降之后,影响我国多地的冬季风会逐渐加持,一些北方地区也因此会陆续具备可以成霜的低温条件。与晴天相比,尽管寒露与霜降之后的阴天里晚上的气温会相对更低。不过,“阴天夜无露”的说法不仅成了谚语,而且也相当地切合实际。
因为,寒露或霜降之后白天的阴雨低温反而不容易促使地面蒸发更多的水气。如此一来,到了晚间,尽管地面物体的表面常常可以达到成霜的低温,但空气中却缺乏可供凝华成霜的水气。所以,地面物体上也是并不能在阴天夜间的低温下打霜,结出霜来呈现给人们看的。
极其分明的道理是,即使冷凉的冬天时阴天的气温会更低更冷,但没有充足的水气供应和保证,霜的形成也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是根本就缺少根基的。
#明日寒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