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苏轼的作品《阳关曲·中秋月》。
苏轼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苏轼的主要作品
诗歌有:《赤壁赋》《后赤壁赋》《东栏梨花》《春宵》《海棠》《和子由渑池怀旧》《和子由踏青》《花影》《惠崇春江晚景》《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三月二十九日二首》《上元侍宴》《石苍舒醉墨堂》《书李世南所画秋景》等。
古文有:《重巽以申命论》、《进策》、《天石砚铭(并序)》、《策别课百官》六篇、《策别安万民》六篇、《策别训兵旅》三篇、《策断》四篇、《黠鼠赋》、《记游定惠院》等。
词作有:《浣溪沙·醉梦昏昏晓未苏》《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哨遍·为米折腰》《洞仙歌·冰肌玉骨》《念奴娇·赤壁怀古》《南乡子·霜降水痕收》《满庭芳·三十三年》《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等。
书法有:《祭黄几道文卷》《梅花诗帖》《新岁展庆帖》《宝月帖》《令子帖》《东武帖》《北游帖》《次辩才韵诗》《一夜帖》《宸奎阁碑》《致若虚总管尺牍》等。
《阳关曲·中秋月》介绍
《阳关曲·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重点字词:
溢:满出。暗寓月色如水之意。
清寒:指月光。
银汉:指银河。
玉盘:指明月。
诗句大意: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我这一生中,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创作背景
熙宁九年冬,苏轼离开密州,前往河中府任职。第二年的春天,苏辙从京城出发迎接苏轼一起入京,兄弟俩得以相会。这一年的四月,苏辙随苏轼一起到徐州,一直住到中秋节过后才离开。在这一年,苏轼和苏轼久别重逢后一起度过中秋佳节,这一刻的苏轼是欢喜的,又是伤感的,于是他写下这首《阳关曲·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赏析
这句诗中,月亮在浩瀚星河中显得遥远而神秘。“清寒”的月光给人如水般的趣味和清新之感,又溢出了些许的清凉之气。月明星稀,银河显得淡远了,空阔的天宇中那轮明月也格外圆了,犹如一面“白玉盘”,透露出月儿的冰清玉洁之美。
其次,一个“转”字,更是十分巧妙地让宇宙通过月亮向人们传达赏月人相聚的讯号。表达了苏轼和弟弟重逢的喜悦之情。
表达感情
这首诗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