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立冬,进入了一个新的节气。虽然南方感受并不明显,但是北方很多地方已经开暖气了。接下来调养孩子,又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如何做好引补、进补,如何补而不伤脾胃,家长们要掌握好方法和节奏。”
立,就是开始的意思。今天开始就是冬天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收获的季节已经结束,作物已经收晒贮藏,动物也开始冬眠,万物收藏,准备过冬。
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天水旺,入通于肾,冬季应以养肾为主,而肾是主生长发育的脏腑。
肾是先天之本,孩子呱呱坠地之后,先天是否健壮,主要就是肾是否强健来决定。除此,人的生长、发育、生殖、健康长寿等诸多问题,都会归到肾的精气盛衰方面来考虑。
我们说“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肾决定了孩子的骨胳发育和智力发展。很多家长给孩子补钙、补脑,很小就开始开发智力,实际上,都不如先顾护好孩子肾脏来的有效果。
冬季我们调理孩子的目的,就是要帮孩子温补敛藏阳气。阳气旺盛,孩子的体质就会有很大的改善。而阳气的根基,就在于肾。《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人之元气,根基于肾,萌芽于肝,培养于脾。”
所以,冬季要养护好孩子,除了贯穿四季的脾胃呵护,重点就在于肾的调补。
补肾效果好,立冬先养心
冬季肾经最旺,肾水过亢,心阳的力量就会减弱。《四时调摄笺》里所说:“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养心。”所以在秋冬交替的时候,我们一早就让大家给孩子润燥养心,就是这个道理。
这个阶段,饮食上注意不要让孩子吃太咸,太咸对心阳没有好处,孩子特别容易出现晚上睡觉不安稳、翻来覆去甚至哭闹的情况。处于秋冬交替的时节,就要继续给孩子多吃一些养心的食物。
百合是不错的选择,小儿安秋方和百合粥仍然是非常合适的。此外还能给孩子多吃一吃干果,像芝麻粥、核桃粥、栗子粥等,对心对肾都很好。
此时润燥养心,到天气真正降温,才能有很好的基础帮孩子滋补肾阳。
每日多睡一会,养护阳气
入秋的时候,我们让家长每天给孩子多睡一小时,到了冬天,可以让孩子再继续多睡一会儿。现在很明显的,天开始黑的早了,夜长昼短,就是为了让万物休憩的时间更多。《黄帝内经》指出:“冬三月,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其意思:人们应该早睡晚起,等太阳出来后再起床。
睡眠,始终是孩子最重要的“补品”,即便什么都不做,让孩子休息够了,睡眠质量好,有足够的深度睡眠,孩子的阳气都会比别的孩子健旺,体质自然会很好。
进补之前,做好“引补”
立冬一到,很多地方是有进补的习俗的。但是对于孩子,家长不要操之过急。
孩子进补的前提,仍然是消化状态良好。顾护脾,是调理孩子的第一步,有这第一步,才有养心、补肾等等后续的动作。如果孩子消化情况不好,仍然要及时助消化,以清淡饮食为主。
判断孩子消化,我们有10秒4招,家长每天花上10秒钟,观察孩子舌苔、口气、大便、睡眠。但凡其一有不正常的表现,就不可以给孩子吃太多、吃太好,更不要说进补了。此时要给孩子助消化,喝三星汤和素食。只有消化状态良好,进的补才能被吸收,才会有意义。
很多有经验的老人会说,入冬进补之前要先“引补”,这里说的“引补”,实际上就是调理脾胃。如果这个阶段没有做好,入冬之后孩子就很容易出现“寒包火”,到时候孩子反而会出现如手足心发热、口干、便秘、舌尖红、嗓子疼、嘴唇干、牙龈肿痛等情况。
从霜降之后我就推荐给孩子喝小儿安秋方,安秋方有消食导滞、润燥养心、健脾和胃的功效,目的就是帮孩子们做好“引补”的工作。
重视脚底的保暖
“脚暖腿不凉,腿暖身不寒”。寒从脚下起,脚心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犯的。要帮孩子温阳补气,肯定不能放任寒气的侵袭。
一入秋,我就已经不让家长给孩子光脚走地板了。到了立冬,地面的寒气能更明显能感觉到。所以在家,一定要让孩子穿上鞋子,或者穿上薄袜,保护脚心脚踝。
不时泡泡脚,就更好了。秋天泡脚肺润肠蠕,冬天泡脚丹田温灼。泡脚是除了睡眠之外,另一个不给孩子脾胃增加负担,又能很好的温阳的方法。
晚上睡觉前,可以用温热的水给孩子泡脚15到20分钟,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
冬天,是帮孩子温阳敛气的一个契机,尤其是过敏性体质、明显体质差的孩子,更不能错过,接下来,我们会随着气候的变化,逐步教大家冬季的调理孩子的方法,而无论四季如何转变,顾护好孩子脾胃,都是永恒不变的。
食疗方
山药百合粥
材料:
山药克,百合50克,粳米克。
做法:
1.山药洗净去皮切块,百合洗净分瓣,粳米淘洗;
2.把山药、百合、粳米一同入锅,同煮至烂即可。
功效:
健脾和胃,养心润肺。
适用年龄:
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吃;
1-2岁的孩子,可以炖煮得更烂一些,吃少量,或者喝汤不吃渣;
1岁下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小儿安秋方
材料:
炒谷芽10克、炒麦芽8克、陈皮2克、乌梅5克、莲子5克、百合8克,煲瘦肉汤。
用法:
喝汤不吃渣,一周2次。最好在无病痛时用。
份量:
1人份。
功效:
消食健胃,理气润燥。
适用年龄:
大小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