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
好怀念啊!我们很多伙伴,想必,都在上学时学过这首诗吧?
在我们中国的古典诗词中,相传自从战国时期宋玉的《九辩》开始,“悲秋”的主题就已经成为了传统。尤其是在寒冷肃杀的深秋时节,历代文人的作品往往会充满伤感的情绪。
即使是帝王曹丕,也会感叹“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燕歌行》)。而“诗圣”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更是因忧国忧民而凄凉到了极致。
但刘禹锡不同,这位标新立异的“梦得先生”真是语出惊人,果然不愧“诗豪”之称啊!
但伙伴们是否知道这组《秋词》中的另外一首呢?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二》
这首诗又进一步具体到了“霜降”时节,刘禹锡再次歌颂了“清入骨”的明澈、凛冽、爽朗,认为这种感觉远比春色“惹人狂荡”要好得多。
那么,刘禹锡为何对于秋季、秋霜,如此情有独钟呢?这源于他自身的性格品质。
在早年的官场和文坛上,刘禹锡与柳宗元交情甚笃。然而,他们却因共同参加了“永贞革新”而遭遇了长久的贬谪。
“长久”是多久?我们可以从另一首中学古诗词中找到答案: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这个答案是:二十三年!
就连白居易都对他表示了深深的同情与惋惜:“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而刘禹锡的这首千古名作,就是对于白居易的回复。在“诗豪”眼中,无论什么样的逆境,都可以潜藏着无限的曙光与希望。
所以,他的“回帖”传诵至今,人气一直远远超过“楼主”白居易的“主题帖”。
正是这种坚毅,让他不惧深秋之寒;正是这种豁达,让他挚爱霜降之美。刘禹锡的气质,与秋霜有着高度的契合。
即使在生病时,他也仍然能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秋”这位“老朋友”:
昔看*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刘禹锡《始闻秋风》
你所感受到的世界如何,往往取决于你自身的境界高低。
刘禹锡也是一位因“活出境界”而长寿的诗人。他的寿命为七十岁,在古代已经是很了不起的年纪了。
深秋,也常常用来比喻人的晚年,如成语“老气横秋”。再如,白发也被称为“霜发”,李白更有诗句“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短歌行》)
那么,“诗豪”又是怎样看待的呢?最后,咱们还是通过这首《酬乐天咏老见示》,来欣赏刘禹锡“桑榆非晚”的壮美晚年时光吧。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