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主题阅读万物有灵阅读提分法+试题
一、方法指导
(一)本单元主要学习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阅读作者是怎样借助事物来抒发自己浓浓的感情的?
1.对事物进行多角度的描写,在描写中渗透自己的情感。如《白鹭》文中,作者涌过写白鹭的外形美和白鹭在几种场景中的画面美,来抒发作老对百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可以借助对事物特点的描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质。如《落花生》中,作者借花生朴实无华、用处很多的特点来说明做人的道理。
3.还可以描写和事物有关的事。如《桂花雨》中,作老回忆了童年时摇桂花的事,寄托了她浓浓的思乡之情。
(二)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事物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事物与感情相统一,使情有所依托。
课内片段阅读
二、方法运用
读《白鹭》片段,体会借物抒情,并完成练习。
《白鹭》片段一
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1.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白鹭匀称的和恰到好处的。
2.概括白鹭的外形特点:作者表达了对白鹭的之情。
《白鹭》片段二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3.给这个画面起一个名字,下列不合适的两项是
A.白鹭钓鱼图B.白鹭觅食图C.白鹭镜框图D.白鹭归田图
4.读了“白鹭站着钓鱼”,你联想到了什么画面?
5.从对这幅画面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读《落花生》片段,感受借物喻人,并完成练习。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该画横线的句子,联系课文,上文提到的“花生的好处”
有“有一样最可贵”的“一样”指
。
2.选段将花生的果实与、、的果实进行对比,赞美了花生的内在之美。选段中“高高地挂”与“”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花生的特点。
3.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着的作用,告诉我们的道理。
4.你身边有哪些像花生一样的人?
该《桂花雨》片段,体会借事抒情,并完成习。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緊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地摇。摇哇摇,桂花分分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賞桂花。回家时,总要检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这下”一词在文中是指()
A.“我”抱着桂花树使摇B桂花紛落在“我”身上。
C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D母亲看台风要来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2.该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里所含的感情。
3.该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想一想母亲为何这样说。在正确说法后打“√”
(1)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香气的确胜过杭州小山上的桂花的香气。()
(2)母亲喜欢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香气,不喜欢杭州小山上的桂花的香气。()
(3)母亲内心时刻惦记着家乡的一切.她觉得家乡的东西是最好的,没有什么能比得上。这句话饱含着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4.在每个人的心中,总有一种事物寄托着自己的某种感情。请你徬照画波线的句子的写法写一句话。
这里的再,,也比不上。
5.判断下面的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这几个片段都表达了作者对所写事物的赞美与敬佩。
2.这几个片段借写作对象表达了作者对某种品质的歌颂。
3.这几篇课文都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在比较中抒发感情。
4.这几个片段都选取了普通的事物作为写作对象,在对事物进行描写的同时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三、课外阅读拓展
丑红薯
从未见过如此丑陋的红薯,所以当我看到婆婆把它们提进厨房,就在心里做好了扔掉它们的准备。婆婆说,别看这些红薯样子丑,可甜了呢!
那些红薯是真丑,远远望去,就像一块块土坷垃。它们身上横七竖八布满了深深的裂纹,没有裂纹的地方也粗糙得像布满老茧的手。这可怎么吃呢?我左看右看,不知道从哪几下手,可是婆婆说它们可甜了,一个“甜”字诱惑着我,让我耐下心来认真地给它们削了皮,它们这才像真正的红薯了,把它们和那些买来的漂亮红薯放在一块儿熟。还别说,就是不一样,蒸熟的丑红薯吃起来更加香甜可口。
我问婆婆:“这些红薯怎么长成这个样子呢?”婆婆说:“种红薯的那块地是最赖的在半坡,还是红土地,地里总是有捡不完的大大小小的料姜石,那些红薯在地底下遇到了这些坚硬的石块,只能避让着,就长成这样了。”“那要是把它们种在最好的地里,说不定它们会更好吃呢?”我说。婆婆摇了摇头:“红薯呀,只有种在最赖的地里才能这么好吃”我恍然大悟。
记得父母种地时,大块儿的肥沃田地往往留给小麦,半坡开的小片荒地则总是非红薯莫属。种小麦的田,精耕细耙,一个大点儿的土块也要敲碎,还要上足肥料。种红薯的地,很少犁耙,也很少上肥料。一场春雨过后,在地里刨上一个个小坑,红薯就在里面安家了,待红薯苗成活后,锄个两遍,没多久,翠緑翠绿的红薯秧就把田地罩得严严实实,一阵风吹来,红薯叶摇曳生姿,还真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风韵呢。可这时,母亲却要把这些已经长得长长的还生了须根的红薯秧重新给翻扯起来,甚至于猪没啥吃的了,到红薯地里一阵“刀光剑影”,杀一篮子红薯叶,就是猪草了。“为什么呢?”我问。母亲说:“这都是为了让红薯把所有的劲儿都用在地下的根茎上。”翻过的红薯叶,有的背面朝上,在阳光下泛着白白的光,像极了河水中的鱼白肚,几天过后,再去看,红薯叶竟又恢复了往日的模样。霜降过后,红薯叶变得枯*稀落,根部露出一个个微微隆起的小土丘,土丘下面就是红薯了
丑红薯生长在贫瘠的土地里,极少的养分,极少的水分,使它们靠近地面的秧叶没有那么茂盛,坚硬的土质又让它们的根茎长不了太大,于是它们把吸收进体内的阳光和微薄的养分全部化作甜蜜贮存在根茎里;土层下的小石块儿使它们处处碰壁,也使它们学会了怎样生存;历经“刀光剑影”和撕扯的疼痛以及风霜的折磨,再经过一番水与火的洗礼,丑红薯终于变得营养丰富,香甜可口。那些肥地里的红薯,因为土质好,肥水足,所以秧子好,块儿大,圆滑,但是水分也大,远远没有丑红薯营养高、味道美。
“日子总是疙疙瘩瘩,吃起来却是甜甜蜜蜜。”这是一个诗人笔下的红薯。当我听到这句诗时,会意地笑了。一个人,只有经历风雨才能成熟;一个人的人生,只有尝遍千辛万苦才会精彩。生活像块儿丑红薯,虽然一颗心被疙疙瘩瘩的日子磨砺得粗糙不已,布满了裂纹,但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正是这一串串疙疙瘩瘩的日子,才串起了一个甜甜蜜蜜的人生。(有删改)
1.丑红薯的“丑”表现在哪里?用“”画出描写红薯丑的句子。
2.提信息丑红薯之所以长得丑是因为它们;
而它们却又香甜可口,是因为它们
。
3.文中引用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的作者是谁?引用这句诗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作者从丑红薯中悟到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5.本文与《落花生》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参考答案
课内片段阅读
一、1.排比身段颜色
2.色素搭配及身段大小都很适宜喜爱和赞美
3.CD
4.示例:一只白鹭站在水田里,不急不躁,静静地等鱼儿过来,像一个有经验的渔翁,悠然地在水中“垂钓”。
5.示例:我看到了白鹭的悠闲之美,以及白鹭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6.作者对日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1.味道美、价钱便宜、榨油花生不爱慕虚荣、默默地奉献
2.桃子石榴苹果不图虚名、朴实无华矮矮地长默默奉献
3.点明中心要做对他人有好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4.示例:清洁工人、交通警察、护士等。
三、1.D
2.表现了作者摇桂花时欢乐与兴奋的心情以及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3.(3)√
4.示例:竹子青翠家乡南山上的竹子对比读:1.×2.×3.√4.√
课外阅读拓展
1.那些红薯是真丑,远远望去,就像一块块土坷垃。它们身上横七竖八布满了深深的裂纹,没有裂纹的地方也粗糙得像布满老茧的手。
2.要避让地底下坚硬的石块把吸收进体内的阡光和养分全部化作甜蜜贮存在根茎里
3.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文中引用这句诗来形容红薯叶的翠绿,增加了文章的诗意。
4.一个人,只有经历风雨才能成熟;一个人的生,只有尝遍千辛万苦才会精彩。
对比读:这两篇文章都是通过描写事物的某一特点来说明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