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张勃霜降节探非遗,时间文化丰盈着当代
TUhjnbcbe - 2023/8/23 20:29:00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年10月23日,迎来霜降节气。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至预示着秋天渐渐接近尾声。秋叶飒飒却也宁静自然,对于古人而言,这是劳作了一年的时间里最为难得的闲适时光。你知道吗?在奏响冬的序曲之前,生活在我国广西的壮族乡民们还会举行一场特别的非遗节庆“壮族霜降节”,传递古人酬谢自然、祈盼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本期环球网文化频道《节气大家谈》专栏特邀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张勃,为大家分享霜降节气里的非遗民俗和美食,带我们一览节气诗词中古人的精神世界,共同感受暮秋时节的岁月静好。

摄影/林聿

闲适深秋里探索非遗“壮族霜节”

环球网文化频道:霜降是一个怎样的节气?

张勃: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当太阳运行至*经度时,意味着霜降到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三候为豺乃祭兽、草木*落、蜇虫咸俯。此时气温进一步下降,露水凝结成霜,树叶开始凋谢,昆虫开始蛰伏,忙于收获的秋天即将过去,而休养内敛的冬天即将来临。

《礼记·月令》曰:“霜始降,则百工休。”在传统社会,霜降时节来临,天气肃杀,农事基本告竣,人们开始进入农闲时节。秋天宜补,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民间重视霜降时节的滋补,有“补冬不如补霜降”、“一年补透透,不如霜降补”的说法。

摄影/林聿

环球网文化频道:霜降节气里有哪些独特的民俗活动?

张勃:明清时期,霜降日是*队操练并举行祭旗纛仪式的标志性时间。广西等地则有霜降节,是壮族典型的民俗节庆,分为“初降”(或称头降)、“正降”与“收降”(或称尾降)。壮族霜降节主要依托于稻作文化,最初是壮族民众酬谢自然、庆祝丰收的形式后又融入了纪念民族女英雄打击倭寇的事迹,传授民族历史知识,宣扬保卫家园、谋求平安的民族精神。

初降这一天,传统要敬牛,乡民们用新糯米做成“糍那”“迎霜粽”招待亲朋好友。正降的上午要敬神,人们先拿着祭品到娅嫫庙祭拜进香,一些人负责打扮成士兵模样,举着牙旗,敲锣打鼓,在狮子的开道下把娅嫫画像抬出来巡游。娅嫫神所到之处,锣鼓宣天,迎神的鞭炮声不断,沿街商家也会开门点上三根香朝拜。游神结束后,人们到“霜降圩”购买物品,以图吉利。正降晚上,人们搭起舞台演壮戏,或是对山歌。年,广西天等县“壮族霜降节”被列入国家级第四批非遗项目名录;年,“壮族霜降节”作为二十四节气的有机组成部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摄影/林聿

环球网文化频道:“补冬不如补霜降”,此时特色的节令美食有哪些?

张勃:柿子是霜降时节成熟的水果,或红或*,迎风经霜后越发鲜亮,犹如一盏盏小灯挂在树上,妆点秋色,十分漂亮。我国是柿树的故乡,古人对柿树的评价很高,说它具有“七德”:“一寿、二多荫、三无鸟巢、四无虫、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落叶肥大”。柿子营养丰富,甘甜可口,霜降正是食用的好时候,“当夏阴涵绿,临秋色变红。君看药草喻,何减太阳功。”

萝卜也在霜降时节进入收获季。萝卜在民间素有“小人参”的美称,食用方法也多种多样:“可生可熟,可菹可酱,可豉可醋,可糖可腊,可饭,乃蔬中之最有利益者。”“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显示了萝卜的养生价值。

摄影/林聿

节气诗中感受古人的精神世界

环球网文化频道:唐诗中的霜降呈现怎样的景象?

张勃:“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野豺先祭兽,仙菊遇重阳。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谁知一樽酒,能使百愁亡。”唐朝诗人元稹的《咏霜降九月中》既描写了霜降时节的气候和物候,也勾勒出此时人们的精神世界。

霜降节气通常与我们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时间临近,“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重阳节本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日子,加上西风吹,菊花*,树木凋落,大雁南归,就更容易激发人们思念亲人、想念家乡的离情愁绪。然而人又具有很强的调节能力,“谁知一樽酒,能使百愁亡”,一杯酒就能使得百秋惆怅去除消散,正体现了这种调节能力。

摄影/林聿

环球网文化频道:古人为什么喜爱作节气诗?

张勃:每一个节气都有相应的气候和物候,诗人的心灵无疑是敏感的,并有着更强的生命意识。在中国传统社会,风霜雨雪、草木荣枯、飞鸟去来,所有这些都会引起诗人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勃霜降节探非遗,时间文化丰盈着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