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
霜降后的残秋,秋风萧瑟,落叶萧条。
回顾历朝历代的霜降诗词。
虽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英爽峻拔之气;“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的精致美丽之处也有“鹰击喜霜近,鹳鸣知雨来。盛衰君勿叹,已有复燃灰”豪爽向上的精神;
但晚秋草木凋零,一派萧索的景象加上诗人起伏沉落,漂泊在外的坎坷思乡之情,使大部分诗中更多呈现的的是伤秋之作,思乡之情。
《商去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可谓全诗经典之作。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全诗语言明净,结构缜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
唐·元稹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这是唐朝诗人元稹关于霜降节气的一首。
加上疏木、哀鸿、思乡......喝上一杯美酒吧,它能使你忘却这他乡故乡、忧伤哀愁、古今岁月。
《八声甘州》
宋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诗人在秋风凄紧的霜降时节登高临远,远看山河零落,万物萧疏,不由得勾起思乡怀人的愁情。可是愁情无人可与诉知,更令人伤感悲戚。
全词意境舒阔高远,气魄沉雄清劲;写景层次清晰有序,抒情淋漓尽致,语言凝练,气韵精妙。
《岁晚》
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霜降天至,风吹叶落,万物皆归本源,南迁多年未归家,可归乡未必能欢,何须自添烦恼?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唐·刘长卿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刘长卿这首诗写了秋日游子的羁旅之思,登高远眺,远树苍苍,人烟渺渺。霜降日的断鸿之声格外悲切,而羁旅之思也分外低迷。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里说,“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诗人不需要白衣送酒,自己带酒而来,一醉方休。
《水调歌头》
宋·叶梦得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
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
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
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
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
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
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深秋的寒夜,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带病登城巡视,回望中原那一大片被金人夺去的土地,不能收复,南宋小朝廷也岌岌可危,他的心情沉重而且惆怅。
作者不是一般地悼惜流年,感叹病老,而是热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