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养殖户从地笼里捞起大闸蟹新民晚报记者郜阳摄(下同)
“蟹呢?”清澈的池塘里,并未有想象中“青壳大将*”三三两两在水草上“冒泡”的场景,显得“过分安静”了。
“这才是养蟹的好标准!”松江区昆秀水产养殖基地负责人潘雷明看出了来人的不解,“所谓‘种草不见草,养蟹不见蟹’。”
昨天(23日)是秋分,也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上海松江、崇明、浦东等地的“江海21”大闸蟹养殖基地,养殖户开始为螃蟹站好最后一班“岗”:育肥。
“沉住气”,这是养殖户和专家不约而同说出的三个字。他们是指,上海地区的品蟹最佳期得等到霜降前后。而再强化培育10-15天,母蟹就可以爬上老饕们的餐桌;等西风起的时候,公蟹也将“飞”入寻常百姓家。届时,广大市民将品尝到*满膏腴的优质大闸蟹。
图说:大闸蟹目前已完成第五次蜕壳,正在最后育肥
“豪宅”度过高温“烤验”
这个夏天属实过分热了,上海超过35℃的高温天气近50天,连水里的中华绒螯蟹们也苦不堪言。要知道,气温一高,有些螃蟹就会被逼得往岸上跑,最终因为脱水活活热死;还有些则是病死的——高温导致水草腐烂,水中氨氮物质增加,细菌大量繁殖,免疫力下降的螃蟹就会染上疾病……
在昆秀水产养殖基地,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出现。“一亩蟹塘只放了只蟹,加之存活率的影响,可以说一只大闸蟹的‘住宅面积’超过1.5个平方了。”潘雷明告诉记者,“还有水草也很关键,炎炎夏日,水面温度和池底温度可能相差5-6℃,靠的就是水草在调节。”
潘雷明养殖的大闸蟹,是赫赫有名的“江海21”,由上海海洋大学教授、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成辉团队历时10余年选育,如今已累计在全国16个省区市养殖,年养殖面积约30万亩。
图说:上海海洋大学高级工程师王春展示“江海21”
说话间,养殖户从地笼收起一筐蟹。上海海洋大学高级工程师王春迫不及待捞起一只细细查看,“真是螃蟹界的‘高富帅’啊,你看,青壳白肚,金爪*毛,尤其是这‘大长腿’——第二步足长节末端达到或超过第一侧齿尖端。”被捞上岸的大闸蟹试图“越狱”,有只翻出了蟹桶,却似乎对高度估计不足,只能靠着有力的“大钳子”牢牢抓住桶壁。
王成辉透露,随着上海市河蟹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第三轮工作的深度推进,上海市今年河蟹产业的“江海21”良种覆盖率在蟹种阶段达到15%左右,全市在成蟹阶段的覆盖率达70%以上。
“通过现场巡视和蟹塘打样结果来看,罕见的高温,基本没有造成申城大闸蟹个体规格的影响,仍保持良好的态势。”王春表示。
“江海21”爬出富农路
潘雷明掐指算了算,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现在螃蟹已经完成第五次蜕壳了,通过育肥还能增长10%-15%。”他介绍,“这个过程,螃蟹会把蜕壳后身体里空的地方撑足。”
潘雷明养螃蟹已有11年。由于上海大闸蟹从良种覆盖度、技术集成度、市场欢迎度等方面都处于全国最前列。昆泖松江*浦江大闸蟹无论从品质、规格、售价等都能与阳澄湖大闸蟹比肩。每年到了成蟹销售季节,慕名而来的消费者往往因没有预定而空手而归。
图说:被捞上岸的螃蟹迫不及待地往“家”的方向跑去
记者了解到,经过十多年的摸索,松江区已形成了基于“江海21”品种的大规格生态养殖的“松江模式”,它的技术奥秘在于:稀放蟹种、精种水草、立体充氧、优化饵料,使得成功恢复了这一广受市民喜爱的松江特色水产品,打造出上海人的“心头爱”——*浦江大闸蟹品牌。同时,借助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平台,先后在上海鱼跃、上海昆秀、上海金泖等10家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起标准的“*浦江大闸蟹”的养殖基地。
“养殖基地售出的每一只大闸蟹都有标识,能够溯源。”潘雷明说。而王春告诉记者,每只螃蟹的背部都不一样,未来有望通过“蟹背识别”技术,打造中华绒螯蟹独一无二的“身份证”。
“与超大城市相匹配,上海要走出一条精致的绿色、可持续水产养殖道路。”在王成辉看来,“江海21”中华绒螯蟹是绿色养殖的“探路者”。他认为,绿色养殖有十二字标准,即环境优美、过程清洁、产品绿色,“既要带给市民舌尖上的美味,也要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王春还透露,今年崇明清水蟹成蟹养殖面积约亩,产量预计可达万斤。崇明岛因为地处长江入海口,在地理、气候、水文、土壤等方面都具有独到的环境特征。基于“水草+优质饲料”模式养出来的崇明清水蟹体内含有更丰富的风味物质,具有明显的“咸鲜香”。
两位螃蟹“王”提醒,国庆期间上市的母蟹在2-3两居多,要想品尝大蟹,还是得“沉住气”,静待“西风起”。
新民晚报记者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