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关于气象观测,让古人给你上一课澎湃在
TUhjnbcbe - 2023/7/13 21:01:00
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zx/65152/
<

这几天的寒冷大家感受到了吗?

目前我国中东大部正值秋冬交替季节

冷暖势力此消彼长

冷空气悄然助推冬天进程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

对于,现代人来说

在先进的科学技术保障下

获取天气信息途径是非常方便的

但是,对古人来说

没有发达的天气观测设备的他们

是怎么预知天气呢?

我们要从考古说起...

年9月,在山西省襄汾县,距今年的天文观象台遗址被考古人员发现。据专家推测,这座观象台形成于中国原始社会末期,比英国公元前年的巨石阵观测早近年。

考古发现让我们赞叹

中国古人智慧如此超前

不过,你看到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除了此次考古重大发现

古代气象观测的历史文献

也是十分丰富的

殷商

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气象观测方面原始档案是殷商时代的甲骨文。经研究发现,殷墟甲骨文卜辞中不但有各种天文、气象、物象等观测文字,还有天气预测和实况的记载。从著名的考古学家对年出土的一片殷墟卜辞进行研究表明:公元前年中国不仅已作出10天的天气预报,而且还有连续10天的天气预测及实况记录。

周代

周代,随着生产力的产生的发展,对天气气候的变化也就越来越重视,从中央到各诸侯列国,都设有观天、祭礼的场所,称为“灵台”、“明堂”。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乱,社会不稳定,各国非常重视观天占侯。有每逢节气日历记录物候和天气的传统,《左传》中就记录了许多关于云和和大气光象的观测结果,并首次论述了八风(八种风向)。《管子》中也有气候、节气、物候方面的论述,明确提出了清明、大暑、小暑、始寒、大寒五个节气的名称。

盛唐

盛唐时期,国泰民安,气象观测技术也有较大的进步。唐太宗时期的科学家李淳风所著的《观象玩占》一书中,曾详细介绍了当时观测风的方法:“凡侯风必於高平远畅之地,立五丈竿。以鸡羽八两为葆,属竿上。侯风吹葆平直,则占。”这里指出测风的场地要求,同时也说明了风观测器的构造。

宋代

宋代的科技和学术文化成就辉煌,发明了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在天文、气象方面的发明和学术文献也非常多。其中突出的有南宋秦九韶在《数书九章》首创天池测雨、竹器验雪等测量降雨量和降雪量的测算方法。

清代测雨台(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仿朝鲜藏品建)

明清

明清时期,建有“观象台”,进行天文、气象观测,其中有著名的北京古观象台和南京鸡鸣山观象台。此外,各地州、县,也负有观测任务,凡有灾异现象,特别是风灾、雨灾等气象灾害,都必须呈奏。

提到天气变化,诸如起风、乌云、下雨、打雷、下雪、霜降、起雾、彩虹等,古人都是如何描述的呢?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古人笔下的气象万千吧!风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水调歌头

[宋]*庭坚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祗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花非花

[唐]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春日五首(其一)

[宋]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

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

无力蔷薇卧晓枝。

古代文人墨客竟然能写出如此动人心弦的诗句,让人叹为观止!原来每一种天气都可以这样“绝美”。

本文综合整理自:气象e新

原标题:《关于气象观测,让古人给你上一课!》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气象观测,让古人给你上一课澎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