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今日霜降,想选一首霜降的诗词来读。
六零老师说喜欢这首柳三变的《八省甘州》,于是就选了这首诗来读。
八声甘州: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源于唐代边塞曲。
唐玄宗时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是唐边塞曲,因以边塞地甘州为名。
《西域记》云:“龟兹国土制曲,《伊州》《甘州》《梁州》等曲翻入中国。”
《甘州》诸曲,音节慷慨悲壮。
《八声甘州》就是在唐大曲《甘州》的基础上改制而成。
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相关联的的单曲组合的成套乐曲。
全词共八韵,所以叫“八声”。
词的上阙主要写清秋傍晚雨后天晴之景,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浓郁悲凉之感。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那是一个暮雨潇潇的傍晚,词人独自一人登上高楼,面对着刚刚经过一番秋雨洗礼过的辽阔江天。
一个“对”字总领全文,勾画出词人正面对着一幅暮秋傍晚的秋江雨景。
巧妙地烘托出词人高楼极目、望尽天涯的意境,为下文铺陈寥廓江天,万里霜景打下基础。
如果用“看”“观”“眺”“望”都无法表现出天涯孤旅的词人不忍、不愿面对万里江天“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矛盾心理。
“洗”字生动真切,清秋本来清冷,这清冷的秋被雨“洗”过,自然更加清透沁凉。
“潇”和“洒”字,用来形容暮雨,使人如听雨声,如见雨景。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萧杀的秋风吹在高楼独望的词人身上,顿感这天气的寒凉,落日余晖映照江楼上,整个世界都是那么冷冷清清的。
这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境界像极了年后的那个傍晚,同样的一个孤独的才子默默地念着“谁念西风独自凉”!
一个“紧”字,气氛声韵写尽悲秋之气。再一“冷”字,层层逼紧。
而“凄紧”、“冷落”,又皆双声叠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量,紧接一句“残照当楼”,境界全出。
连一直鄙视柳永的苏轼都说:“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
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满目的凄凉到处是花残叶凋,过去种种美好的景色都已经不在了。
“红衰翠减”,乃用李商隐“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之语。
“苒苒”,正与“渐”字相为呼应。
这一“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忧愁。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只有那长江之水不随秋雨凋零,年年流淌?
这一句词化用了唐代诗人高蟾《秋日北固晚望》“何事满江惆怅水,年年无语向东流”。
在无语东流的长江水中,寄托了韶华易逝的无限感慨。
上片以写景为主,但景中有情,从高到低,由远及近,层层铺叙,把大自然的浓郁秋气与内心的悲哀感慨完全融合在一起,淋漓酣畅而又兴象超远。
词的下阕主要写情。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词人笔调一转,已登高楼却偏说不忍。
为什么会“不忍”呢?
是因为“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是思乡之愁让我不忍登高愿望。
一个“不忍”,又多一番曲折、多一番情致。
既然已经登楼,必然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可叹我这些年辗转漂泊,蹉跎时光,到头来去却是一事无成。
柳永虽有词名,可是却被词名误了功名。
因此辗转京师几年未得一官半职,屡考屡败,落得一个“奉旨填词”的下场。
怎能不慨叹呢?
他在另一首词《戚氏》中说得更加明白:
“夜永对景,那堪屈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既然一事无成何不早还乡呢?
到底是何事“苦淹留”呢?
词人没有明说,可能是因过于伤感,欲说还休;
也可能是在质问自己,为何经年漂泊却仍一事无成。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料想那故乡的红颜知己也多次登楼远望,好几次都误识我的归舟,失望而回。
“想佳人”之语出谢朓“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其意境与温庭筠“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相类。
柳永毕竟是柳永,如此雄浑壮阔的诗词也能写到“倚红偎翠”上来。
本是词人自己登高远望,却偏想故园之佳人,应该也在登楼远眺,伫盼游子归来。
而且一个“几”字说明佳人是不止一次的“登楼颙望”。
是词人自恋吗?当然不是。
柳永是相当有女人缘的。
老年的才子柳永穷困潦倒,靠妓女接济为生。
连他的身后事都是妓女集资筹办的!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结尾一句再由对方回到自己,说佳人在多少次希望和失望之后,肯定会埋怨自己不想家,却怎么知道我正倚着栏杆愁思深重呢!
结尾与开头相呼应,理所当然地让人认为一切景象都是“倚阑”所见,一切归思都由“凝愁”引出,生动地表现了思乡之苦和怀人之情。
柳七之慢词多描绘城市风光与歌妓生活,词风婉约,这一首却写得雄浑壮阔。
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
终成为词史上的一座丰碑,得以传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