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徐霞客的嘉善之旅下
TUhjnbcbe - 2023/4/8 9:55:00
北京湿疹权威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620/9083902.html

杨越岷

编辑

老陆

这里是丁宾的老家早晨因在陈继儒家逗留了许久,徐霞客为了补足白天耽搁的里程,便让船夫趁着夜色继续上路。夜航自有夜航的妙处,徐霞客与闻静凭窗而坐,观赏着岸上缓缓移动的景物,谛听着船头溅水发出的声响,整个心身仿佛与大自然浑然一体。

过了练塘的大簖,船就驶入浙西境界。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宽阔的水域,远处的村落、桥梁和簖棚依稀可辨。徐霞客说,已到了嘉善北部水乡。眉公(陈继儒)所言极是,这一带果然河港纵横,沟渠成网,是盛产鱼虾和菱藕的地方。

“白露鳗鱼霜降蟹”,秋季张簖捕蟹是当地的乡俗。时序早已进入深秋,眼下正值捕蟹的季节。尽管月光不是很好,但长白塘的夜晚还是有声有色的。“星星蟹火簖横斜,薄雾溟蒙月。小市团尖须尽紫,栅南一夜响爬沙。”渔歌中描述的就是这一带的秋夜景况。

江阴老家也产河蟹,但徐霞客却未曾见过渔夫夜捕的景象,也未听到过蟹群过簖发出的“沙沙”声。此时此刻,他们在苏浙交界的水乡,感受到了元人笔下才有的诗情画意。徐霞客望着湖荡中点点渔火,动情地对闻静说,真想画一幅《长白塘夜捕图》哩。

船至丁家宅(现丁栅镇)已半夜,泊在市梢一河埠石驳岸旁,临河有一株高大的皂荚树,其树冠如幔,一半罩住河埠石阶,另一半则将整个船舱覆盖住了。徐霞客对这个泊位非常满意,高兴地对船公说,好像停在天然的“船坞棚”里。

徐霞客一生不入仕途,也不喜欢与当官的人交往,但对*善的丁宾却充满敬意。能在丁宾故里住上一宿,也是徐霞客早就有的愿望。丁家宅,古称“六塔”,后因出了丁宾这样一个人物,遂改名为“丁家宅”(俗呼“丁家栅”)。

提到丁宾这个人,有必要介绍一下简历:隆庆五年辛未(年)进士,万历十九年(年)官至南京右佥都御史兼督操江。崇祯六年(年)卒,年九十一岁,谥清惠。他一生做过许多轰轰烈烈的大事,但与民生民计有直接关系的有两件:

其一,在南都三十年,每遇旱潦,辄请振贷,时出家财佐之。初以御史家居,及丁忧归,连三年大饥,咸捐资以振。至天启五年,复捐粟三千石振贫民,以资三千金代下户之不能输赋者;

其二,将自已一生的积蓄,在丁家宅集镇建了东来桥、南安桥、西成桥、北睦桥和丁宅桥五座桥,还在市梢东南西北四处修了四个栅栏,以防御盗贼。徐霞客读过丁宾刻的《龙溪王先生全集》,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晚徐霞客兴致正好,站在船头尽情地观赏丁宾故里夜景。抬头怅望,六塔在茫茫的夜色中隐约可见;远处悠悠的钟声飘然而至,闻静闻声钻出船舱,望着西南方向自言自语:“该是斜塘永寿禅寺的钟声吧!”

临睡前,徐霞客在当天日记里,写上了:“贪晚行,为听蟹群舟所惊,亟入丁家宅(杨注:现为丁栅镇)而泊。”并注“在嘉善北三十六里,即尚书改亭公之故里。”

西塘不愧是浙西重镇徐霞客的船经“北祥符荡”往西拐弯,穿过“十里港”后,进入北栅市河口,再向南行驶便是市镇了。太湖流域水系成网,其中有9条支流在西塘交汇,将镇区分割成8个圩区,然而众多横跨河流的石板桥、石拱桥和木桥又将其连接成一体。

那时塘东街一带尚未成市,南棚埭、北栅埭、上西街、下西街、朝南埭、小桐圩和塔湾里几条主要街道,全部沿着“丁”字形市河。明时,镇上交易场所半数在市河旁,北栅停泊客菜船、硬柴和稻草船,南栅停泊缸甏船和米船,而塔湾里停泊的则是苗猪船。

镇上有多家酒坊,农村也有冬酿的习俗。当地所产的“梅花三白酒”极负盛名。元末明初的“一代巨擘”高青丘,曾在诗作《舟过斜塘》中提及了镇上的酒家。徐霞客对静闻和尚说,斜塘的酒好,这位被称为“吴中四杰”之一的大诗人,还将当年路过这里没喝“梅花三白酒”,引为一大憾事呢。

西塘不愧是浙西重镇,这时天未亮,但有喝早茶习惯的徐霞客和静闻和尚,老远就听到了那儿喧闹的市声,感觉到熙熙攘攘的市面了。镇上除了肉铺、鱼行、熟食、糕点和面食店外,还有绸布、杂货、竹器一些做“乡庄”生意的店铺也多做“早市”,而生意最为兴隆的就是酒楼和茶馆。

塔湾里是镇上最繁华的所在,从“七老爷庙”到“茅家桥”一段,茶馆、酒店邻次栉毗,少说也有十几家。姚绶当年“有市斜塘里,兹乡便四民”的诗句,记述了西塘街市的盛况。住古桐村的浙西文坛巨擘周伯器,写过《西塘晓市》,“旭日满晴川,翩翩贾客船。千金呈百货,跬步塞齐肩。”的诗句,描述的就这个古老集镇的繁华早市。

船过小桐圩,东方已露鱼肚白。徐霞客让船家抛锚停泊,趁顾仆淘米做早饭之机,他携书僮王二上街闲逛。虽说是走马观花,但斜塘古镇之富有,塔湾街市之繁荣,给这位来自江阴乡下的旅行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于是,他便在二十六日那天日记中留下了“过二荡,十五里为西塘,亦大镇也,天始明。”一段简要的记载。

1
查看完整版本: 徐霞客的嘉善之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