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茶人小谈
01一大早,就被门外的交谈声吵醒了,我就听到有人在讲,天上怎么出现“马颈”了?
这个“马颈”是方言的说法,正确的叫法应该是彩虹。天空一大早出现彩虹这个确实很少见,一般来讲,雨后出现彩虹的概率会比较大,怎么会一直天晴也会出现彩虹呢?
后来人们就说到了可能是因为霜降节气要来的原因。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于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它的到来,意味着天气变冷,还有可能会出现打霜的情况。据老一辈人的经验,他们讲今天出现彩虹,并非是好事,可能今年还会热下去。本来干旱已经够严重了,现在温度还和夏天一样,丝毫体验不到寒风,还真可能应验老辈人的说法,今年可能会迎来一个暖冬。
02暖冬的话,霜降大概率不会降霜。霜降将至,啥时候降霜合适?不可早,也不可晚,老祖宗的经验总结。
我们当地就有“霜降人忌无霜”的说法,谚语有:““霜降无霜,碓头没糠”,这是啥意思呢?霜降日没有打霜,来年可能闹饥荒,这个其实还是存在一定的依据的。
霜降家里的白菜、萝卜应该都已经播种下去了,这些都是需要水分,如果一直天气比较干,那么这些农作物很难生长,就会导致冬天一直到春天,都没有收成可言。
而且要知道,干旱或者是温度高,蔬菜即使长出来了,也容易受到虫害,到最后颗粒无收,放在以前这是真的要闹饥荒。
03既然霜降当天,忌无霜,那么霜降前降霜好吗?也不好。
老话就有:“霜前霜,米如糠”还有“霜降前下霜,遍地闹饥荒”,还有“晚稻就怕霜来早,一场霜打半年空”。这些都告诉我们,霜降前打霜也并非是好兆头。
结合当下的情况来看,如果霜降前打霜,的确不好,因为当下正好是收成的时候,比如家里的红薯,这个时候正在挖,有的人家还没有挖,如果一旦打霜,这些没有收回来的农作物,大概率会受到损害。
所以霜降前打霜,还真不适合,这个时候的红薯、大豆之类的都在采收期,正所谓“寒露霜降到,大豆收割忙”,农作物最好不要受到冷冻,才能保存更久。
04那霜降打霜晚些好吗?
这个其实也不好,因为大霜来得晚,意味着冷空气来得也晚,霜降之后就是立冬节气了,如果太晚的话,明年的春天,可能就会出现倒春寒的情况,这样对农作物也是不好的。
记得在《逸周书·时训解》中记载:“豺不祭兽,爪牙不良。草木不黄落,是为愆阳。蛰虫不咸附,民多流亡”。意思就是该冷的时候不冷,出现暖冬的话,多半会闹灾荒,虽然现在不至于饿肚子,但是作物减产还是很可能造成的。
从这一点来讲,霜降晚打霜,也不是时候,那是什么时候合适呢?
05霜降当天打霜是比较合适的,民谚就有:“几时霜降几时冬,四十五天准打春”,该冷的时候冷,该热的时候热,顺应季节的变化,作物就会收成很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这便是庄稼人盼望的好日子。
此外,关于霜降节气还有很多的说法,比如“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如果在要霜的时候,没霜,说明农作物受到的影响也会很大。
—Theend—
原创/茶人小谈
从传统文化中,学习新的知识,欢迎大家一起交流